摘要:目的:探討護理評估表在內科預防壓瘡、跌倒、拔除導管等護理問題中的應用。
方法:應用護理評估表作為評估工具,通過對新入院患者進行評估,根據分值采用不同的預防措施。
結果:試驗組各項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壓瘡發生率為2%,而對照組壓瘡發生率為11%,對照組的發生率高于試驗組9%,兩組比較P值<0.005,兩組差異有顯著意義。試驗組跌倒發生率為2.5%,而對照組跌倒發生率為7.5%,對照組的發生率高于試驗組5%,兩組比較P值<0.025,兩組差異有顯著意義。試驗組拔導管發生率為0.5%,而對照組拔導管發生率為6%,對照組的發生率高于試驗組5.5%,兩組比較P值<0.025,兩組差異有顯著意義。
結論: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應用護理評估表對預測壓瘡、跌倒、拔導管等危險因素有量化指標,可提高護理人員的預測能力,對臨床護理工作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且對提高護理質量,提升護患關系都有效。
關鍵詞:護理評估表壓瘡跌倒拔管護理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18-02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老年住院病人也相對增多。尤其是在內科,這一現象特別明顯,住院病人的年齡在60歲以上的占內科住院總人數的82%,這也使跌倒、褥瘡,導管拔除等護理問題日益突出,由此而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視。如何在病人住院過程中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以預防和減少這些護理問題的發生為目的的質量管理是我們醫護人員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科將護理評估表應用與臨床護理中,取得一定效果?,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入選標準。2010年1月——8月按隨機抽樣方法抽取400例患者,其中男性200例,女性200例,患者年齡70-97歲,住院天數38-85天,文化程度普遍在文盲和中學之間。
1.1.2納入標準。主要是易患人群,包括神志不清、癱瘓、肥胖者、營養狀況不佳者、大小便失禁、有多項慢性疾病者。
1.1.3分組方法。400名患者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0人。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影響因素方面無差異,具有可比性。試驗組應用護理評估表,評估后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對照組不采用量表評估,按照常規進行護理。
1.2評估方法。每個病人入院8小時內由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根據評估表內內容采用詢問相關病史、既往史、飲食及排泄情況;觀察病人的神志、意識、對各種刺激的反應能力;檢查病人的皮膚情況、四肢活動度及各導管的通暢情況和安置情況;測量生命體征等方法來完成首次評估。
1.3評分標準。護理評估表分三個內容:壓瘡、跌倒、導管的評估(見附表1(A),附表1(B),附表1(C))根據評估表,分數越低的發生的機率越小。評估結果判定標準:總分<5分者屬輕度,如果病情無變化便不再評估,總分在5~10分者屬中度;總分≥10分者屬高危患者,應予以重視并針對病人的各項危險因素落實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而且在24h內報告護士長簽字,填寫預報監控單上報護理部質量控制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