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磨牙牙冠缺損致殘冠殘根進行分體樁核修復效果。
方法:對我院48例磨牙殘冠殘根患者進行分裂式樁核修復。
結果:本組共有4例修復后的牙齒因牙周等問題而拆除重做。其中3例鎳鉻烤瓷牙出現較明顯牙齦炎,1例鈷鉻烤瓷牙發生瓷崩,1例單冠修復后出現食物嵌塞。其余樁核X線片顯示樁核與根管結合緊密,患者咀嚼功能恢復良好。成功率91.67%。
結論:磨牙殘根殘冠采用分體樁核修復,操作簡便,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磨牙殘根殘冠樁核修復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39-02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就診的磨牙殘冠殘根患者48例,納入標準:①磨牙可利用根長達6mm以上,牙周基本建康,經完善根管治療的磨牙殘根殘冠患者方可入選;②根尖周無暗影或暗影小于2mm,髓底完整;③年齡18~60歲。排除標準:①合并有肝腎等其他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②患者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或者依從性差者。
1.2方法。
1.2.1根管治療。在根冠修復前常規檢查,同時殘冠、殘根拍片。殘根殘冠如果有腐質或者存在弱尖薄壁,均去除,然后進行拔髓、測定根管的長度、預備根管,封CP5~7d;等待患者不存在臨床癥狀時行根管充填,再次拍片和前次對比檢查是否達到適充。觀察時間為4周,患者無不適進行下一步治療。
1.2.2核樁的根管預備。根據拍片的結果決定牙根的長度和直徑,先將原先的充填物從根管上端去除,選擇我院的高速金剛砂石車針沿根管方向刻出合適的深度,大約為根長的2/3~3/4,并同時刻出管徑大約為根徑的1/3,彎根管時需要仔細預備,要求到根管轉彎處。預備過程中防側穿,去除倒凹。
1.2.3樁核制作。插試工具自作,我科選擇小段棉簽棍,自行用手術刀片削細,并不斷在預備好的根管內插試,此步驟關鍵是深度要求,務必一定要達到。各根管蠟形冠部在口內制作成分瓣式,在冠部分開,就位后似一整體樁核。把樁核從口內取出,填寫設計單,送義齒加工廠完成分體樁核的鑄造。
1.2.4固定橋或單個全冠制作。樁核完成后在口內試戴,試戴后用鋅汀粘接,注意各樁均要粘連,因為核樁和各根管、樁核在冠部的各分瓣鄰接面這兩個部位都要同時粘接,所以對手術者要求較高,要求手術者速度要快,必須有助手配合。樁核粘固后,按照常規固定橋修復方法修復三單位金屬烤瓷橋或行單個金屬烤瓷全冠修復。
1.3療效評價。修復完成2年后復查療效。療效標準參考裘軍的磨牙殘冠殘根分體樁核修復標準1。
2結果
本組48例病例在2年后復查,復查內容包括患者主觀感受,有無臨床癥狀,X線檢查等。本組共有4例修復后的牙齒因牙周等問題而拆除重做。其中2例鎳鉻烤瓷牙出現較明顯牙齦炎,1例鈷鉻烤瓷牙發生瓷崩,1例單冠修復后出現食物嵌塞。其余樁核X線片顯示樁核與根管結合緊密,患者咀嚼功能恢復良好。成功率91.67%。
3討論
本組48例磨牙殘冠殘根采用分體樁核修復,做單冠或固定橋基牙,未發生樁核及全冠松動脫落,綜合其他臨床評價指標,成功率為91.67%。該修復治療觀察表明磨牙殘冠殘根采用分體樁核修復適應證選擇適當,臨床操作恰當,修復效果是比較好的。采用插銷式分體式樁核修復磨牙殘冠殘根可以充分利用磨牙的髓腔和根管增加固位,且根管樁之間互成角度,可增加制鎖作用,增強了修復體的固位力,且普通高熔樁,鈦合金樁及鉑金樁均能滿足后牙殘冠殘根修復的需要2。總之,磨牙殘根殘冠采用分體樁核修復,操作簡便,創傷較小,既能為控制菌斑建立與保持局部清潔的良好環境創造條件,又恢復了牙齒形態和咀嚼功能,不失為一種簡便有效的保存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
[1]裘軍.髓室固位的嵌體冠修復磨牙殘冠[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4,5(3):156-157
[2]烏烈,駱小平.固定修復體適合性的研究方法[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7,8(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