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陰道、腹部聯合理療治療慢性婦科炎癥所致不孕癥的療效。
方法:本次實驗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慢性婦科炎癥患者為實驗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兩組患者均接受腹部理療,實驗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接受陰道理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果:經過治療,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都有所緩解,其中,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6%,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48%,兩組患者的實驗數據對比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結論:本次實驗結果表明,陰道和腹部聯合理療治療慢性婦科炎癥所致的不孕癥,治療效果能夠直接作用于整個盆腔部位,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改善生殖系統的供血狀況,因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使用價值。
關鍵詞:陰道腹部慢性婦科炎癥不孕癥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67-01
繼發性不孕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且多數患者會患有合并性的慢性婦科炎癥。理療是慢性婦科炎癥常用的臨床治療方法,但該治療方法會提高患者發生不孕癥的幾率,且理療的作用范圍僅限于盆腔處,因而忽略了下生殖道炎癥的治療作用,同時,宮頸慢性炎癥以及陰道局部內環境的變化等臨床癥狀的發生更會造患者病情的反復,導致治療不徹底,進而對臨床治療效果造成不良影響。本院對慢性婦科炎癥患者實施了陰道和腹部聯合理療,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療效,現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次實驗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慢性婦科炎癥患者為實驗對象,患者年齡范圍在20歲至38歲不等,平均年齡為(28.5±0.5)歲。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經期延長、白帶異常、腰痛、腹痛等慢性婦科炎癥的臨床表現,患者經過B超檢查和體溫檢查,均確診為正常排卵,排除女方生殖系統先天畸形和生理缺陷,以及男性不育因素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50人,并保證兩組患者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在月經停止后接受腹部理療,患者取平臥位進行腹部微波治療。腹部理療選擇長春賽諾邁公司生產的WFL-Ms型多功能微波治療儀,功率設置在200W至600W之間,頻率設置為40.68MHz。將一電極板放置在患者的下腹部,另一電極板放置在腰骶部,每次治療20min,每天治療2次。
實驗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接受陰道理療,選用延邊億方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多功能微波治療儀,使用一次性指套將棒狀電極包裹后,置入患者陰道處并直達宮頸部位,治療時間和方法與腹部理療相同。治療15次為1療程,每位患者接受6療程治療。治療后對患者進行1年的隨訪,B超、輸卵管碘油造影、輸卵管通液術、白帶常規、血尿常規等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婦科檢查結果無陽性,慢性炎癥癥狀完全消失后可結束治療,臨床治療期間要避孕,以防止發生宮外孕。
1.3療效評定標準。依據我國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內外婦兒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本次臨床實驗的效果進行評定。痊愈,指患者治療2年內受孕;好轉,指患者治療2年后雖然未受孕,但各項實驗室、物理、體征和臨床癥狀檢查結果均顯示有所改善,而且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檢查顯示患者的輸卵管運卵、排卵功能有所改善;無效,指患者治療2年后實驗室、物理、體征和臨床癥狀檢查均無任何改善,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輸卵管雙側仍然存在阻塞現象。
1.4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用卡方檢驗兩組患者之間數據資料,對計量數據使用t檢驗,如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都有所緩解,其中,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6%,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48%,兩組患者的實驗數據對比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生殖道是女性與外界環境相互融通的主要管道,容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主要表現為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宮頸炎、陰道炎等,若上述疾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病情會反復發作遷延,進而逐漸發展成為慢性婦科炎癥。微波理療通過電子管振蕩和紅外線熱輻射發出高頻電場,并作用在電極板上,從而激發出患者體內的基本粒子進行諧振,在病灶部位發生熱效應,進而改善患者的淋巴循環和血液循環,加速氧化進程,提高組織細胞和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流、擴張局部血管;另一方面,熱效應還能夠抑制細菌的繁殖和生長,具有較強的抗炎效果,加速新陳代謝過程,促進結締組織、肉芽再生以及炎癥產物的吸收,加快病變和受損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過程,從而達到軟化瘢痕、活血通氣、促進吸收、減少滲出液、止癢止痛、消炎消腫的作用。
綜上所述,陰道和腹部聯合理療治療慢性婦科炎癥所致的不孕癥,治療效果能夠直接作用于整個盆腔部位,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改善生殖系統的供血狀況,因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景藻主編.現代物理治療學[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
[2]彭路嘉.婦科不孕癥的探索及中醫臨床經驗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1(07)
[3]李柏,張巖,賈洪巖.中西醫結合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63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