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照觀察善寧與垂體后葉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
方法:6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善寧(n=32)與垂體后葉(n=32)治療。觀察2組患者24h、24~72h內止血率及再出血情況,并記錄副作用。
結果:應用善寧組32例,顯效19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84.4%;垂體后葉組32例,顯效13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62.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善寧組未發生明顯副作用,垂體后葉組有11例出現副作用。
結論:善寧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明顯優于垂體后葉,而且安全、副作用小。
關鍵詞:善寧垂體后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82-01
肝硬化在臨床上是常見病,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EGVB)是其最常見也是最兇險的并發癥之一。筆者于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對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64例,選取其中32例應用善寧治療,與同期垂體后葉治療32例,在臨床療效及副作用方面進行了比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全部64例均為住院病例,所有病例根據病史、體征、肝功能、腹部B超和胃鏡證實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其中男46例,女18例;平均49.7歲(34~71歲);其中肝炎后肝硬化53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肝癌4例。隨機分為善寧組32例和垂體后葉組32例,兩組間資料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治療方法。所有病例均常規禁食,用藥前均置胃管,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一條輸液補充液體量,根據需要可輸血,所有患者均給PPI抑制胃酸,另一條靜脈善寧組給予善寧(靜脈注射0.1mg后,繼而以25μg/h速度靜脈滴注):垂體后葉組給予垂體后葉(以0.2~0.4u/min速度持續靜脈滴注)。觀察24h、24~72h止血情況及出血停止1周內再出血情況及副作用。
1.3療效判斷標準。顯效:用藥24h內無繼續出血跡象,包括無再次嘔血、黑便,血壓、脈搏、腸鳴音正常,胃管引流無血性液體;有效:用藥72h內出血停止,病情穩定,胃管引流無血性液體;無效:超過72h仍有嘔吐或黑便,腸鳴音亢進或胃管引流仍有血性液體。總有效為顯效加有效。
2結果
2.1止血效果比較。應用善寧組32例,顯效19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84.4%;垂體后葉組32例,顯效13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62.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2.2藥物副作用。善寧組未出現明顯副作用;而垂體后葉組出現心悸3例,腹痛5例,心肌缺血2例,高血壓1例。
3討論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門脈高壓側支循環建立和開放的嚴重后果,是門脈高壓患者最主要的并發癥,其發生與門脈壓力密切相關,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發生機理涉及以下幾方面。門脈血回流障礙與肝硬化時肝內血管受到纖維增生和再生結節的壓迫有關;門靜脈高動力與肝硬化時存在著肝動脈血流量的增加和肝內動脈-門靜脈交通支開放有關;某些激素和神經介質引起肝臟循環的改變,包括: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組胺、乙酰膽堿、5羥色胺、緩激肽、血管活性腸肽、胰高糖素等。有文獻報道發生出血的患者門靜脈壓力96%都在30cmH2O以上。因此,降低門靜脈壓力將在臨床治療中起到關鍵性作用1。垂體后葉能收縮血管平滑肌,減少內臟血流量,使門脈壓下降,達到治療EGVB的目的,但其選擇性差,常因全身性血管收縮導致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等副作用,故對老年人尤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慎用。善寧是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長抑素類似物,它能選擇性地作用于內臟血管平滑肌,使之收縮;它還能抑制其他擴張血管作用的物質,如胰高糖素、血管活性腸肽、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等,間接阻斷內臟血管擴張,減少門脈血流量,降低門脈壓;善寧能明顯抑制胃泌素分泌,減少胃酸生成,此外對食管下段靜脈叢有收縮作用,并能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減少胃內容物反流2,從而防止胃酸反流消化血凝塊中的纖維蛋白,因而減少了再出血的危險性。善寧高選擇性降低門脈壓,而不影響其他系統的血流動參數,循環血壓和癥狀動脈張力也無顯著改變3,用藥后不會誘導心絞痛及血壓升高等副作用。本組善寧和垂體后葉對照觀察表明,善寧止血成功率高,副作用小、輕,明顯優于垂體后葉,且患者耐受性好,尤其對于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加了用藥安全性,故善寧可作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理想藥物。
參考文獻
[1]李紹白,過晉源,揚大國,等.肝臟微血管調節機制與門脈高壓的實驗室研究[J].醫學研究通訊,1990,19(5):25
[2]魏鏡龍,趙秋,李紹白,等.酚妥拉明治療肝硬化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1989,28(9):532
[3]劉南植,李紹白,魏鏡龍,等.垂體后葉素與酚妥拉明聯合治療門脈高壓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J].中華消化雜志,1994,14(6):179
[4]梁擴寰.肝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678
[5]安定,易海若,董宗祈.生長抑素衍生物的臨床應用[J].新醫學,1996,27(7):383-383
[6]楊寧.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臨床應用新藥與臨床[J].新醫學,1994,13(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