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小兒復方地芬諾酯中毒的搶救與護理。
方法:對32例復方地芬諾酯中毒患兒進行搶救與護理,洗胃、保持呼吸道通暢通暢、控制抽搐、及時應用納洛酮、嚴密觀察病情。
結果:32例患兒完全治愈。
結論:合理積極的搶救與護理是救治復方地芬諾酯中毒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小兒復方地芬諾酯中毒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94-01
復方地芬諾酯又稱復方苯乙哌啶或止瀉寧,是一種非特異性治療急慢性腹瀉病的常用藥,尤其在基層醫院和衛生院應用普遍,由于劑量使用不妥或保存不當造成小兒誤服易出現中毒1。我院急診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復方地芬諾酯中毒患兒32例,這些患兒經過給予搶救和護理,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32例中毒患兒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3個月~4歲半,其中<1歲8例,1~2歲9例,2~3歲11例,3~4歲半4例,9例因治療腹瀉病劑量使用不當而中毒,23例為誤服中毒,誤服劑量為6~30片不等。
1.2臨床癥狀及體征。全部病例服藥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煩躁,進而出現反應差、嗜睡、驚厥、呼吸不規則、呼吸困難、昏迷甚至心跳呼吸驟停。就診時發熱7例、精神差、面紅、躁動9例、嗜睡19例,呼吸減慢9例、驚厥4例、昏迷3例,心跳呼吸驟停1例。
1.3實驗室檢查。9例患兒外周血白細胞(10.4~19)×109/L,其余23例正常,大便為軟便或稀便,少數為稀水便,無膿血便,尿常規正常,7例丙氨酸轉氨酶40~170U/L,天冬氨酸轉氨酶40~180U/L,4例乳酸脫氫酶160~280U/L,肌酸激酶175~3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24~160U/L,5例肌酐110~170U/L,尿素7.0~10.5U/L,6低鉀血癥,7例鈉血癥,10例做血氣分析,PaO2<80mmHg3例,PaCO2>50mmHg1例。
1.4搶救與護理?;純喝朐汉罅⒓唇o予洗胃、導瀉、吸氧、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道、及時應用納洛酮改善呼吸抑制、抗感染、利尿、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營養神經等治療。
1.4.1評估病情、做好搶救準備。首先評估患兒面色及精神狀態,意識、心率、呼吸、血壓,有無肢體抽搐。建立靜脈通道,備好吸引器、洗胃、氣管插管用物,及時準確執行醫囑,觀察并做好記錄。
1.4.2迅速進行徹底有效的洗胃。洗胃是搶救口服毒物中毒病人的一項重要措施,能否快速、徹底、有效地洗胃是搶救服毒病人的關鍵2。根據患兒的大小選擇合適的胃管,患兒取左側臥位,插管時動作要輕柔,不能手法粗暴,避免損傷食道及胃黏膜致局部出血,或強刺激而誘發驚厥。經口插管距離為從發際到臍,比常規長度再加8-10cm3,目的在于洗胃液回抽通暢,洗胃時間短,徹底洗凈胃底的胃內容物,且對胃黏膜的刺激小,發生胃黏膜損傷出血的機率低,注意第1次灌入量不宜過多,以免驅毒物入腸,本例患兒灌入量一般200~300ml,每次灌入洗胃液應遵循量出為入原則,如一次灌入量過多,液體會從患兒口鼻涌出而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同時易發生急性胃擴張,使胃內壓上升,增加毒物吸收,而突然的胃擴張易興奮迷走神經,引起反射性的心跳驟停。同時,洗胃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兒的意識、面色、呼吸和脈搏等,如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速或呼吸、心跳驟停等,則立即暫停洗胃,積極配合醫生做好搶救工作。洗至澄清無味后經胃管向胃內注入3g活性碳,以便進一步吸附殘留毒物,再予拔除胃管。
1.4.3快速控制抽搐。驚厥患兒易發生窒息和腦缺氧,必須迅速控制驚厥。如果患兒在洗胃過程中突然出現抽搐,應立即暫停洗胃,頭偏向一側,遵醫囑予5%水合氯醛(1ml/kg)保留灌腸,立即捏緊肛門5min左右,防止藥物迅速排出后無效,若未緩解遵醫囑予安定(0.1~0.3mg/kg)靜脈緩慢推注。抽搐過程中注意防護,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發生窒息、舌咬傷和意外傷害。
1.4.4保持呼吸道通暢。大劑量復方地芬諾酯可致呼吸抑制和昏迷4,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搶救工作的重點。患兒取平臥位,頭向后仰,給予氧氣吸入,流量2L/min,改善患兒缺氧狀況,同時密切觀察患兒呼吸頻率、節律及缺氧有無改善,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發現有無發生中樞性呼吸抑制,患兒呼吸表淺,逐漸發展為頻率減慢遵醫囑給予簡易CPAP吸氧,壓力4cmH2O,流量4L/min,若患兒缺氧癥狀仍未改善,血氣分析PaO2<60mmHg,請麻醉科予氣管插管后皮囊加壓給氧,行機械輔助通氣治療。
1.4.5及時應用納絡酮。在洗胃的同時,迅速建立靜脈通路,靜脈推注納絡酮,復方地芬諾酯中毒的特殊解毒劑為阿片受體拮抗劑納洛酮,作用是拮抗中毒對呼吸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納洛酮進入人體內,與分布在腦干部位的阿片受體結合后,通過解除-內腓肽對中樞的抑制,增加呼吸頻率,提高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促進自主呼吸恢復,使中樞性呼吸衰竭得到改善5。輕度患兒予納洛酮0.01~0.03mg/kg,2h一次重復1~2次,中、重度患兒0.03~0.05mg/kg,每隔1~2h給予2~4次。另快速輸入電解質溶液加維生素C2g,以稀釋體內毒物濃度,嚴格掌握輸液速度,靜脈推注速尿以促進毒素排泄;同時予抗感染、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減輕腦水腫等治療。
1.4.6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復方地芬諾酯吸收快,2~3小時達血濃度高峰6。患兒入院后,給予心電監護,嚴密監測心率、呼吸、血壓、瞳孔、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并記錄,同時密切觀察患兒的意識、嘔吐、腹瀉、抽搐情況,準確記錄出入量,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并進行處理。
1.4.7做好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護理。復方地芬諾酯中毒起病急,患兒所表現皮膚潮紅,易激惹,特別是驚厥,往往使患兒及其家長恐慌不安,擔心有生命危險及后遺癥,必須對家長做好耐心的解釋安慰工作,并且要以迅速、敏捷、熟練的操作進行急救治療與護理,以取得家長的信賴。
2小結
復方地芬諾酯每片含鹽酸苯乙哌啶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鹽酸苯乙哌啶是哌替啶的衍生物,具有弱效長時的阿片作用,對腸道作用類似嗎啡,可直接作用腸道平滑肌,通過抑制腸黏膜感受器,消除局部黏膜的蠕動反射而減弱腸蠕動,同時可增加腸的節段性收縮,使腸內容物通過延遲而促進了腸內水分的吸收。中毒的原因:①醫源性給予口服復方地芬諾酯止瀉引起,該要安全范圍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超量而引起中毒。②人為因素所致,因家長或醫生為迅速控制病情而私自加大用藥量,容易引起中毒。③因家長對藥品疏于管理,小兒自行服用該藥造成中毒。有關專家建議,2歲以內嬰幼兒應禁止服用此藥,2歲以上的患兒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忌擅自加大劑量。國外已將該藥列為兒科重大危害藥物之一,不宜作為治療兒童腹瀉病的常規用藥7。同時家長在家中應妥善保管藥物,防止兒童自己取用,護理人員應做好出院的健康教育,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芮耀誠.實用藥物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152
[2]方詠梅,王霞,張桂蘭,等.洗胃胃管插入長度的護理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536-537
[3]姚紅玲,徐振富.小兒胃管插人長度的研究.護理研究[J].2002,16(11):665
[4]魏愛英,李彥博.藥物不良反應與合理應用[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75
[5]劉菁,郭少杰.納洛酮與醒腦凈聯合治療意識障礙療效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3):403-404
[6]韓選明.幼兒復方苯乙哌啶中毒3例報告[J].陜西醫學雜志,2002,31:275
[7]Sweatman SS.Martindale: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M].4th Ed.London:pharmaceutieal Press2005:201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