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老年糖尿病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15-02
糖尿病(diabetes meiiitvs)是一組常見的代謝內分泌病,可侵犯全身各個系統的器官及組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患病率逐年上升。據有關資料報道,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絕對人數已居世界各國之首。心理、社會因素對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都有一定影響,護理可提高部分患者的常規治療效果,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和干預,使糖尿病的代謝控制收到良好的效果。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我院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96例,現將護理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
本組96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66.9歲,以61—70歲最多,占75.9%,病程5—15年。實驗室檢查:96例中,就診時首次測定空腹尿糖陰性者23例,血糖6.7-7.8mmol/L9例,7.9—11.1mmol/L13例,11.2—16.4mmol/L27例,16.5-33mmol/L24例,96例中查血脂者43例,其中36例血脂明顯升高。本組96例均診斷為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性)。
2護理
2.1服藥護理。指導病人遵醫囑服藥,注意藥物的副作用,介紹常用藥物配血禁忌。如心得安、四環素族類藥物、苯乙肼、痢特靈、解熱鎮痛類藥物,磺胺類藥物等,能使血糖下降,在與降糖藥用時應同時血糖過分降低,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休克等。雙氫克尿塞,激素類藥物、安眠類藥物,異搏定、硝苯吡啶、咖啡因等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若不慎用可導致糖代謝紊亂,使病情惡化。以上藥物如必須使用者應嚴密觀察,一旦有異常反應立即停藥。
2.2飲食護理。對病人和家屬進行有關糖尿病知識的宣教,根據病人的體重、活動量、生活習慣計算每日所需的總熱量,制定飲食計劃,使食譜中總熱量和食物結構合理,三餐熱分配為:1/5、2/5、2/5,在每日飲食定量的前提下,鼓勵病人多食豆制品,粗糧和蔬菜等,控制碳水化合物。適當增加蛋白質和脂肪量。當糖尿病并發腎臟病,出現低蛋白血癥水腫時,應限制鈉鹽,每日2-3克,腎功能許可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蛋白量,每日每公斤體重1-1.5克,而腎功能不全時,為了減少含氮代謝產物對腎臟的負擔和有效地補充體內蛋白質,應限量保質、給優質低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飲食,蛋白質每日每公斤0.5-0.8克,如供給雞蛋、瘦肉、魚、鮮牛奶等;脂肪最好食用植物油,指導病人要少食多餐,每日熱量在2000卡左右。
2.3并發癥護理。老年性糖尿病易并發肺內感染,尿路感染,心電圖異常、末稍神經炎、腦血管例外等,用綜合性的措施進行對癥處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神態的變化,及時測T、P、R、BP,并做好記錄。注意胸痛、咳嗽、咳痰性質,顏色及痰量,保持呼吸道通暢,痰不易咳出時,通過霧化,吸痰及叩背排痰,呼吸困難者吸氧,警惕肺性腦病的發生。對合并泌尿系感染者,要指導個人衛生,引起外陰瘙癢者,用高猛酸鉀粉或溫水清洗會陰部,保持局部干燥、舒適。對有心電圖改變者及時觀察心電圖情況,注意心率、脈率及節律,囑患者臥床休息,減少活動,保持大便通暢,加強生活護理,飲食要適量,宜用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清淡飲食、切忌飲咖啡,茶等刺激性食物,戒煙、避免精神刺激以利身心健康;對并發末稍神經炎患者,用溫水洗手泡腳。行動不便者可做肢體按摩以舒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營養供給,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減少痛苦。
3結果
除2例因腎病合并肺部感染,1例右下肢壞疽合并感染,1例并發左心衰竭死亡外,其余均好轉出院。
4討論
4.1本組資料分析發現,老年糖尿病有以下特點:①起病緩慢而隱匿;②多飲、多尿、多食的癥狀者占45.7%。說明老人“三多一少”典型癥狀并不少見,但另一方面都有半數以上的患者缺乏其典型癥狀,癥狀輕微甚至無癥狀,因而易誤診或漏診;③并發癥多,以慢性并發癥為主,感染占56.6%,視力改變為38.3%,高血壓占41%,冠心病占36.9%;④空腹尿糖多陰性(本組占24%),可能與老年人腎小球動脈硬化,腎糖閾值升高有關,故單憑空腹尿糖陰性對老年人不能排除糖尿病,空腹血糖一般在16mmol/L以下者本組占51%,血脂大多升高,本組查血脂43例者36例血脂升高。⑤老年人糖尿病多為2型。
4.2老年糖尿病的護理。本組一般單純飲食治療或加口服降糖藥可以控制,部分因并發癥狀明顯短期使用胰島素,病情好轉后改為降糖藥可控制。①一般治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的宣教,使其了解糖尿病知識和控制要領,使他們解除顧慮,配合治療,堅持治療,適當參加體育活動,但應避免劇烈運動;②飲食治療,控制飲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措施。③藥物治療,在飲食治療及運動療法不能控制病情時可用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對輕型患者口服降糖藥可首先選用,但對并發癥明顯者可用胰島素治療,老年人藥物治療要警惕副作用,注意低血糖發生,因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并發癥,一旦出現低血糖,易導致嚴重的不可逆改變,因此用藥時密切觀察血糖,尿糖和療效,方保安全無失。
參考文獻
[1]陳灝珠,主編.實用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1998年12月第10版,第40次印刷,P:828—833
[2]王英,劉曉琴,劉瑯麗.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的臨床使用及護理.四川醫學,2005(10)
[3]黃燕林.35例老年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廣西醫學,2001(1)
[4]趙敏.高齡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體會.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09(1)
[5]徐雯,田平.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強化治療中低血糖反應的觀察與護理干預,護理研究,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