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骨牽引病人,特別是有便秘史的病人,容易產生質地堅硬的糞結石,堵塞于直腸,使灌腸液不能順利灌入至結腸,且由于體位限制,不能產生較高的腹壓排便,灌腸效果不滿意。2011年7月—2012年6月對21例老年骨牽引病人灌腸進行研究,臨床上發現在灌腸前使用開塞露法的病人,大便排出順暢,灌腸效果滿意。
關鍵詞:骨牽引便秘灌腸開塞露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20-01
老年骨牽引病人,特別是有便秘史的病人,容易產生質地堅硬的糞結石,堵塞于直腸,使灌腸液不能順利灌入結腸,且由于體位限制,不能產生較高的腹壓排便,灌腸效果差更增加病人的痛苦,臨床上發現在灌腸前使用開塞露法效果好,減輕病人痛苦,大便排出順暢,灌腸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1方法
21例老年骨牽引病人,年齡在78歲以上,有便秘史,股骨頸骨折,入院后以脛骨結節牽引限制體位,3—10天未解大便,自覺腹脹,食欲減退,查體:可在左下腹部結腸區捫及條索狀包塊。如按一般的灌腸法,操作中發現大便干結,灌腸導管易折,無法正常插入,灌腸液不能流入,患者訴肛門疼痛不適,情緒煩躁,且受牽引位置的限制,無法使用較高腹壓排出干硬大便,灌腸無法進行?,F在我們采取先將開塞露一支40ml擠入肛門內,潤滑五分鐘后,矚患者稍用力,見有大便在肛門口時,用戴手套的手指協助排出或摳出大便,再擠入開塞露,直至積聚在肛門的糞結石全部排出。再用肛管進入直腸,已無阻力感,灌腸液流入通暢,患者訴有便意后,拔除導管,保留5-10分鐘后,自行解出大量大便。
2體會
2.1理解安慰患者。在操作前與患者充分溝通,準備屏風遮擋,保護隱私,減少緊張感,解除患者心理負擔,讓其積極主動參與。操作過程中注意保暖。
2.2操作中注意事項。操作前鋪一次性中單,備好便盆?;颊呷⊙雠P位,雙手可抓住牽引床上吊環,健肢屈膝,臀下墊便盆,妥善安置牽引足,保持有效牽引。囑患者張口深慢呼吸可放松肛門括約肌,同時將開塞露邊擠邊旋轉有利于糞塊松動,糞塊松動后囑患者稍微用力,用帶手套的手協助大便排出。操作中動作輕柔,隨時關注患者的感受,如發現面色蒼白,出汗,疲憊等表現,應暫停,休息片刻。灌腸液溫度在39-41℃,量為500-1000ml,操作畢,清洗及擦凈臀部,并可用毛巾熱敷肛門。
2.3指導患者便秘的預防方法。
2.3.1飲食指導合理安排飲食,多食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和谷類食物,注重粗細搭配,適當食用油脂食物。餐前喝熱飲料和果汁,若病情許可,應增加每日的液體攝入,每日攝入量不少于2000ml。2
2.3.2藥物指導。根據患者自身情況使用緩瀉劑如通便靈,中藥等。
2.3.3腹部按摩。用手在腹部由右向左環形按摩,可增加腹內壓,促使腸內容物下移,促進排便。
2.3.4建立排便習慣?;颊呷朐汉笥杏媱澋挠柧毱湓诖采鲜褂帽闫?。選擇病人自身合適的排便時間,早餐后為宜,每天按此時間排便,不急躁,不隨意使用緩瀉劑。
3小結
便秘好發于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但大多數便秘患者可以得到早期治療,如根據個體差異服用緩瀉劑,按摩腹部等方法。但骨科長期臥床老人,受骨牽引限制,患者對排便有恐懼感,不愿排便,當發生時已經非常嚴重,因此導致灌腸操作困難。護理人員采取合適的護理對策,恰當的心理溝通,使用開塞露在配合灌腸解除了嚴重便秘,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郭玲,張玥.1例便秘患者清潔灌腸配合使用開塞露的護理體會.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8,3(83),(1)
[2]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