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NICU是神經內科重患者密集的場所,患者病情變化快、突發事件多、先進醫療儀器集中,護理工作強度大等特點1,因此中西醫整體護理不僅能提高內在護理質量,也能使患者得到全程全面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中西醫整體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22-02
1中西醫結合的整體護理模式,可以更全面的觀察病情,搜集資料,促使病人康復
1.1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局部病變可影響全身,內臟病變也可以從神色、形態及五官、四肢體表反應出來,故《丹溪心法》曰:“蓋有諸內者,必行諸外”。望、聞、問、切是中醫診察疾病的方法,其中的望神、望色、舌診、脈診尤具特色,更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是陰陽失調、邪正斗爭的過程,以中醫學的基本特點為理論依據。如心與小腸相為表里,主血脈,開竅于舌;肺與大腸相為表里,主氣,開竅于鼻等。如脾胃功能失調,可見舌苔厚或膩,口唇、面色萎黃不澤等。因此,在臨床護理實踐中,不僅要注意患者局部的病變,同時也要注意相關臟腑的變化。根據疾病發生的原因、臟腑經絡的病理變化、患者體質的變化及外界環境對患者的影響等,進行全面觀察和了解,才能正確認識疾病,施以妥善的治療和護理。“辨證”就是運用“望、聞、問、切”的方法,收集患者的自覺癥狀和臨床表現,從而分析、辨別、認識疾病的證候。在實施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過程中,根據辨證論治的理論與方法來指導護理工作,可使病人得到更針對性的、全面的護理,從而突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思想。
1.2運用溝通技巧實現與患者的有效交流,進而收集到更多有關病情的信息、資料,以確立正確的護理診斷,提高中以安慰,有些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減輕。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屬的態度和行為是治好患者的重要因素之一2。對于患者,除了醫護人員應成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還要充分發揮和利用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同事、社會團體等其他社會支持的作用,給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與照顧,使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同時要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維護其隱私權。對于隱私內容,無論患者有沒有向護士提出保密要求,護士在行為上都有保密的義務。嚴格履行這種義務是對患者最起碼的尊重,也是護理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3。善于與患者溝通,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經常給予鼓勵和支持,使患者以積極樂西醫結合整體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
2中西醫結合的整體護理模式,重視情志護理
中醫十分重視情志和疾病的關系,因而特別強調情志護理,也就是整體護理中的心理護理。患者因住院,突然脫離了工作,打亂了其正常的生活規律,驟然轉入一個的陌生環境。特別是住進重癥監護室,不能與家屬見面、不能下床活動、大小便在床上解決等使患者對住院生活在各方面都感到不習慣、不適應。故患者入院后在心理上產生不同程度的憂慮、恐懼等心理變化。張明園等4報道人群中抑郁發生率15.1%~22.5%。在與患者交談中,注意觀察其神態、舉止、語言特征等,據此作出心理評估,弄清不同患者可能影響治療的不良心理因素。另外腦卒中患者護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發病迅速,致癱瘓率高,引起患者焦慮、恐懼、煩躁,這些不良情緒刺激使患者思想上消極,失去鍛煉信心,導致內分泌紊亂。護士運用中醫暴喜傷心,怒則傷肝,憂則傷脾等七情致病理論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的患者產生主要不良心理的主要因素,有的放矢,耐心疏導,如對抑郁、情緒低落者,就在耐心解釋疾病性質,治療過程和愈后評估同時,告之其憂思傷脾,易致抑郁,神疲乏力,食欲減退醫學常識,多予安慰,鼓勵;對慢性肝病等情緒易激怒,性情暴躁的患者,則先耐心傾聽其訴說,讓其充分表達苦悶的心境,再給患者講明怒則傷肝,肝火旺則反克脾土,加重肝損害,出現腹脹納差的醫學知識,勸導患者慎怒,慎思,以免加重病情。這樣既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患者在被尊重的氛圍中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緒,達到怡情,養神,療病的配合治療狀態,以利患者身心和疾病康復。中西醫結合心理護理就是用科學的護理手段,調整患者的整體心理狀態,從而達到治病的、健身的目的。
3中西醫結合的整體護理模式的護理質量效果明顯優于功能性護理模式5
急性腦梗死大多數情況下有血栓形成,從而造成腦供血供氧不足,神經細胞壞死而引起一系列反應,如出現偏癱、失語等嚴重神經功能損傷,從而造成嚴重生活自理能力障礙,給患者及家屬造成嚴重生活負擔。為了在康復黃金時段內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中風者應盡早開始康復治療。在進行一般護理外并積極加強肢體康復訓煉、言語功能訓練、營養改善以及傳統中醫針灸等康復手段,通過積極科學的中西醫結合康復護理手段對腦梗死及腦出血患者均有積極作用6。因此,急性腦卒中運用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模式中的康復護理具有深遠的意義。
4應用效果
通過應用中西結合整體護理的護理模式,增加了與患者的接觸交往,使護士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
治療效果明顯提升,縮短了住院日,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的愿望,為患者節約了醫療費用,由于醫患、護患關系融洽,大大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護士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贏得了患者的尊敬,增加了其成就感,也使其對工作崗位的滿意值有所提高。
通過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模式提供的護理服務,護士的知識面不斷拓寬,也是護士日益成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韓潔,馬桂英,李菲,龍兆英.護理研究,2009,23(2):139
[2]張春玉,謝桂榮.100例癌癥病人家屬的心理分析.中華護理雜志,1989,24(6):348-349
[3]施衛星,楊廷忠.護士應如何看待病人的隱私權.中華護理雜志,2001,36(4):312-324
[4]張明園,任福明,樊彬樂.正常人群中抑郁癥狀的調查和CES-D的應用.中華神經精神雜志,1987,20(7):67-71
[5]何詠群,湯雪英,陳麗萍,關麗華等.中醫整體護理模式在腦卒中急性期運用的臨床研究30例.實用護理雜志,2002,18(9):9-10
[6]張志娜,池蕾.腦出血康復護理.中外醫學研究2011,2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