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以來,惡性腫瘤的患病率得以不斷上升,惡性腫瘤疾病已經逐漸的成為危害人類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健康的嚴重疾病,由于該疾病自身所具備的諸多特點如預后差、患者低質量生活狀態、治療時間長以及專科護理發展滯后等問題的存在,從而使得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工作受到了醫療醫學界的高度重視。本文結合我國惡性腫瘤護理的現狀,詳細的對惡性腫瘤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探究,并且深入的探討了強化惡性腫瘤護理的有效對策,希望能夠有助于惡性腫瘤患者生命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惡性腫瘤護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28-02
眾所周知,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多發病及常見病。惡性腫瘤護理廣泛的涉及到社會、家庭及個人等多個方面,但是我國在惡性腫瘤護理方面仍然處在萌芽階段,尤其是惡性腫瘤晚期患者的臨終關懷尚且處于起步階段。由此可知,對惡性腫瘤疾病的護理工作艱巨而又復雜,要想將惡性腫瘤護理問題加以有效解決,那么就必須立足于實際,深化研究與理論,并且積極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
1惡性腫瘤護理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
1.1患者低質量的生存狀態。由于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命質量非常低,在希望十分渺茫的情況下,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仍然堅持治療直到患者終結生命,化療、放療的副反應以及疼痛、等待死亡的恐懼感、醫院的陌生感等,這些因素都會對患者的心理與身體帶來極大的痛苦,并且患者的家屬也承受著沉重的壓力。所以,惡性腫瘤患者不但需要科學、專業的醫療技術支持,比如疼痛的護理、副反應的護理、化療及放療的指導等,并且還需要必要的心理支持。怎樣有效的幫助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是目前護理人員有待于迫切解決的問題。
1.2社區護理有待完善。世界衛生組織要求衛生服務應當全面的對“社區化”原則加以貫徹。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將會有更多的患者會向社區不斷轉移,正是因為惡性腫瘤患者需要長期性的護理及生命支持,再加上醫療費用巨大和醫療資源缺乏等不良狀況的普遍存在,這便要求社區護理為患者長期的提供理療、營養、醫療、護理及心理等諸多方面的服務。然而,由于醫療保健制度不完善、社會護理人員短缺、社區居民缺乏健康意識、社會護理隊伍缺乏學歷素質等原因,進而使得惡性腫瘤患者在社區當中無法得到悉心的照料。
1.3缺乏專業化的護理人員。惡性腫瘤患者幾乎每天都要面對一系列的專業性問題,比如死亡、疼痛、化療和放療等等,這些均需要具備扎實專業知識的護理人員來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護理及觀察,這些護理人員不但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良好的道德修養、認識死亡的正確態度以及廣博的人文社會知識,也就是在護理專業化進程當中所逐漸發展與形成的臨床護理專家和專科護士。然而,我國護理資源極為缺乏,惡性腫瘤護理形勢不容樂觀。由于護理人員每天都有著十分繁重的工作及任務,并且護理人員將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在基礎工作中,再加上監管工作多、分工不明確,很難發揮出專科護士應有的作用。
1.4死亡教育缺乏。惡性腫瘤晚期的患者會面臨死亡的問題,怎樣幫助患者正確的接受死亡和面對死亡,這便是思想教育所研究的主要內容。在我國,正是由于受到以往傳統死亡觀念的不良影響,死亡成為人們逃避及避諱的話題。因此。面對死亡時,絕大多數的患者對死亡采取回避和否定的消極態度,將死亡當作是恐懼與不幸的象征。在醫院當中,許多醫務人員普遍的缺乏死亡教育方面技能和知識,極少探討死亡話題,往往采取轉移、敷衍和搪塞的話題,這無法適應醫院開展臨終關懷與健康教育的需求。
2強化惡性腫瘤護理的有效對策
2.1合理配置資源。在惡性腫瘤護理方面,護理人員應當以辯證的眼光去看待。由于我國在惡性腫瘤方面的醫療水平十分有限,造成惡性腫瘤死亡率持高不下,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對醫療資源的配置加以充分考慮。不管是惡性腫瘤疾病的臨終關懷事業還是專業化護理均是為了能夠與當今人民及社會的要求相滿足,因此,政府部門應當盡快的頒布實施相關政策,多途徑和多渠道的加以扶持,使其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此外,還應當健全相關標準和制度,發展各種有效的理論,盡可能的減少醫療費用不必要的支出,對有限的衛生資源加以適當的節省,用這些節省下來的資源用于可治愈的疾病。
2.2重視惡性腫瘤護理人才的培養。惡性腫瘤護理人才的培養應當與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以及對護理人才的迫切需求相適應,大力的發展護理教育,為惡性腫瘤疾病的護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醫院的管理及領導人員應當重視對在職腫瘤護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積極的為護理人員提供學習和深造的機會,提高惡性腫瘤護理人員的專業護理技能和業務素質,豐富和更新護理人員的專業護理知識體系,與此同時,還應當全面的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及責任意識,正確的引導他們接受專業死亡教育,正確的看待死亡,不斷的改革和完善惡性腫瘤的護理,從而達到最為理想的護理效果。
2.3加強健康教育,實行個性化護理。大量的資料充分的表明,絕大多數的惡性腫瘤患者普遍都希望能夠切實的了解治療計劃及自身的病情,而健康教育的實施能夠有效的增強患者的心理自治性,有效的促進病情預測性的提高,特別是對于惡性腫瘤早期患者,應當讓他們盡早的對檢查方法、檢查目的、注意事項及副作用加以了解,盡可能的爭取選擇治療方案的機會以及時間;在治療疾病的時期,護理人員應當向惡性腫瘤患者熱心的對治愈的希望、治療計劃、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及解決方法等加以介紹;在患者的康復階段,護理人員應當及時的教授給患者必要的自護知識,并且向患者的家屬講解心理護理和家庭護理方面的知識,使患者能夠在心理護理的過程當中增強生存的信心和決心。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惡性腫瘤的護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一項極其艱巨與復雜的任務,所以,國家政府部門、社會、醫務人員都必須對惡性腫瘤的護理提起高度的重視,盡快的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不斷的促進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李妍.我國惡性腫瘤護理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護理研究,2007(13)
[2]劉紅艷,魯啟洪.惡性腫瘤強烈化療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
[3]王從容,王庭珍.淺談腫瘤護理的需求[J].中國實用醫藥,2008(35)
[4]李根娣.惡性腫瘤病人化療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