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腫瘤診斷與治療技術發展迅速,但腫瘤康復與護理方面還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本文作者提出了惡性腫瘤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康復及護理的目的。同時提出心理治療、疼痛控制、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在腫瘤康復及護理中得應用及意義。最后,強調在腫瘤康復及護理過程中要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共同戰勝疾病。
關鍵詞:惡性腫瘤康復護理心理治療疼痛控制護患關系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42-02
隨著新藥的不斷研制成功和廣泛臨床應用,使得許多惡性腫瘤的治療有效率不斷提高,不少過去認為不可治的惡性腫瘤通過采用綜合治療手段,如應用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以及應用各種生物治療手段來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使得腫瘤的5年存活率不斷提高。盡管如此,由于總的腫瘤發病率上升、治愈率不高,腫瘤治療進步帶來的患者帶瘤生存期延長,對于疾病已處于晚期的腫瘤患者,如何減輕患者痛苦,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并解決病人精神、心理和社會適應力等方面的問題,顯得十分重要。下面就腫瘤康復和護理中的幾個關鍵問題進行探討。
1腫瘤康復與護理的目的
腫瘤康復與護理主要針對那些晚期惡性腫瘤的患者及其家屬,通過早期認識和準確地評估,預防和緩解這些痛,全面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其目標包括使患者的功能達到或基本達到疾病前水平;去除或減輕晚期患者的并發癥,從而使患者及其家庭得到最大安慰,獲得盡可能好的生活質量。
2心理治療在腫瘤康復與護理中的作用
腫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種醫療干預,需要長期、反復住院治療,患者對包括軀體、情感、社會和認知功能4個方面存在著負面理解,而且不良的心理狀態常常是腫瘤進展的催化劑,心理干預可以改善人體的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的發展1,因而支持性心理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支持性心理治療包括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性溝通兩種,通過語言及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一方面醫護人員通過與病人交談,了解病人心理需要,耐心傾聽病人的心聲和要求,幫助和指導病人分析他所面臨的問題,與其討論病人感興趣的話題,以達到一種宣泄的治療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和病人的接觸,如衣著、眼神、姿勢、手勢和表情等,傳遞正面信息,逐漸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和憂慮情緒,增強其生活的勇氣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心理治療中應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動態,培養其良好的情緒狀態,通過主動與患者之間的交談,了解他們的煩惱、憂傷、痛苦,充分理解患者;同時讓患者了解目前正在進行或正準備進行的各項治療是具有針對性的,而且是積極有效的。通過支持、解釋、說明、理解和同情來改變患者的心理和行為問題,達到減輕痛苦、緩解負面情緒的目的,以利于腫瘤的康復。同時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溝通能力,鼓勵患者主動地與人溝通,派遣煩惱,建立起新的人際關系,自然地融入社會,并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重新找到生命的價值,鼓起戰勝疾病的勇氣,使消極心理狀態轉化為積極心理狀態。
3腫瘤康復與護理中得疼痛控制
疼痛是晚期腫瘤病人的常見癥狀,發生率約為60%-80%,其中1/3患者為重度疼痛,癌癥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將會對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可造成抑郁、乏力、失眠、全身情況惡化或嚴重干擾腫瘤治療的實施2。因此,解決疼痛問題是癌癥患者護理的重要任務之一,護士要認真評估并準確肌力疼痛發生的部位、性質、時間、程度、發展規律、可緩解藥物和方法,指導患者放松。如:疼痛加劇時進行緩慢的深呼吸、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患者的煩躁、憂慮,減輕患者的疼痛及心理痛苦。同時,根據疼痛評估結果,遵醫囑給予適當的止痛藥物。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了規范化的三階梯止痛原則,癌癥專家委員會任務通過比較簡單的三階梯止痛治療法即可解除80%腫瘤病人的疼痛。通過規則地應用阿片類藥物,同時配合輔助用藥,包括抗抑郁藥、抗驚厥藥、精神興奮劑和糖皮質激素,已證明能很好的控制癌痛。應用止痛藥物時,應把握好用藥時間、劑量和給藥方式,注意觀察用藥后反應。如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胸悶等不適癥狀,要認真關注、積極給予對癥處理。
4腫瘤康復與護理過程中的護患關系問題
護士在腫瘤康復與護理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這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中作為護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加強護患溝通:①護士是維護和諧關系的主體,改善、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努力營造良好的護患氛圍,這也是新形勢下護患關系發展的必然趨勢。護士在工作中,要多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構建和諧護患關系,以實際行動贏得患者及家屬對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學習護理心理學知識,掌握護患溝通技巧,較好地將溝通技巧運用到交流當中,是構建和諧護患關系、促進護患之間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護理效果的關鍵。 ②突出個性化護理意識: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突出患者的個性化,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自主權、知情同意權、隱私保密權,努力做到因人施護,對癥施護,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有利于護患關系的和諧促進。③創新護理服務項目: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滿意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定期電話回訪、健康教育卡、出院注意事項表,內容有愛心囑咐語,相關疾病的飲食要求,休息原則,主要藥物作用、注意事項,功能鍛煉的方法等。并根據患者住院期間病情動態變化和護理要求,及時講解、示范,避免患者或家屬遺忘,使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真誠,密切護患關系。④堅持科學管理:以規范服務為手段,以溝通為載體,建立健全各項護理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護理質量滿意度,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在惡性腫瘤患者生存期不斷延長的今天,我們要努力幫助患者建立信心,摒棄“腫瘤是絕癥”的陳舊觀念,共同戰勝疾病。在對患者的康復治療和護理過程中,通過恰當的心理治療、合理和疼痛控制以及以人為本的護理方式,使患者處于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可以達到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以及進一步延長生存期的目的。同時,我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發現更多更好的能夠提高患者康復及護理效果的措施,以便更好的服務于患者。
參考文獻
[1]周玉婷.腫瘤病人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09,7(4A):893
[2]李俊.《腫瘤內科診治策略》[M].第二版.上海科學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