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52-02
胺碘酮注射劑是心血管藥物系統中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它能延長房室結、心房和心室纖維的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并能減慢傳導。適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房撲動、心房顫動、預激綜合征,也可用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患者。臨床上有口服、注射兩種治療用法治療措施為大劑量控制,小劑量維持。本文中觀察2010年1月~2011年12月46例患者為靜脈泵內注射胺碘酮。靜脈注射有輕度負性肌力作用,但通常不控制左室功能,對冠狀動脈和周圍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靜脈注射后局部發生靜脈炎等藥物損害為100%。采用PICC置管、24h更換靜脈留置針,穿刺處涂擦喜遼妥、如意金黃散等藥物等應對措施,可有效地減少和治療胺碘酮所致靜脈炎性藥物損害狀況。
1臨床資料
本文46例患者,男25例,女21例,年齡26~61歲。疾病分類:室性心動過速25例,心房顫動24例。平均住院日7~8天,46例患者均使用胺碘酮泵內注射,注射時間3~8天,平均4~5天。注射途徑PICC置管11例,靜脈留置針35例。
2臨床觀察
2.1靜脈泵內注射胺碘酮劑量。常用劑量為負荷量3~5mg/kg,先給予150mg稀釋后不少于10min靜脈注射,經葡萄糖或生理鹽水稀釋后注射泵內給予,相當于3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ml,10ml/h速度,然后起始劑量1.0~1.5mg/min 1天總量<2.2g,靜脈維持時間最好<4~5天。大多數靜脈應用的患者需要口服治療。藥物使用期間需監測血壓及心電圖,監測血電解質,尤其是心率快,心功能較差患者,床邊備心電監護,用藥期間心率<55次/min時必須停藥。靜脈穿刺時選擇靜脈留置針,或PICC等置管通路,不宜使用輸液頭皮針。藥物現配現用,劑量準確。
2.2臨床觀察藥物療效反應。心電監護出現室性期前收縮,血壓下降,心電圖出現Q-T間期變化,Q-T間期延長不超過用藥前1/4或Q-T間期<0.5s,應立即通知醫師,做出相應處理,避免延誤病情。
2.3臨床觀察患者情況。在靜脈泵內注射胺碘酮期間,應做好用藥前后患者健康教育,密切觀察患者主訴癥狀、病情變化及心理需求,及時解答和協助患者生理、心理問題,使其達到保持情緒穩定最佳身心狀態。由于胺碘酮所致臨床藥物損害性靜脈炎,無形中加大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心情十分焦慮,應向患者及家屬耐心講解發生原因,肢體上抬、外擦藥物的必要性,讓患者了解治療計劃性及診療進展,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3護理
3.1靜脈泵內注胺碘酮前準備。應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知曉藥物應用目的及注意事項治療方案,做好患者藥物相關知識宣教工作。46例患者年齡26~61歲,普遍對藥物知識有強烈需求,積極咨詢注射藥物中的注意事項,對自己的治療的方案了如指掌,對治療效果充滿殷切期待。對此情況可以發放藥物說明書予患者閱讀,介紹成功治療患者與其交流溝通告知患者藥物應用適應證,藥物劑量,臨床上可出現的藥物反應等,取得患者的高度信賴和配合,保證治療方案如期進行。
3.2靜脈泵內注射胺碘酮中注意事項。15~30min主動巡視患者靜脈穿刺部位,先選擇粗直易固定的血管,注意無菌操作,盡量選擇上肢靜脈,外徑粗,彈性好遠離關節易固定的血管做靜脈穿刺,藥物進入泵后很快被血液稀釋,明顯降低藥液對血管內皮的刺激和損傷。在條件允許下可以使用PICC等置管措施,穿刺靜脈血管皮膚處每日數次外擦藥物如喜療妥,如意金黃散,干預淺表靜脈炎、硬化、色素沉淀等藥物損害的產生。本文46例患者均發生不同程度穿刺處皮膚發紅,肢體紅腫、熱痛等藥物損害,經過早期使用冷熱敷14例患者、外用藥16例患者,抬高肢體16例患者,最后46例患者均未產生藥物損害及藥物不良反應后果。
3.3靜脈泵內注射胺碘酮臨床治療時間。46例患者為3~8天,平均4.5天。在泵內注射期間,患者需臥床休息,持續靜脈泵內注射藥物,生活上不可自理。臨床護理上除了觀察藥物損害反應還應該夯實基礎護理,解決患者生理和心理需要,保持大便通暢,保持床單元清潔整齊,協助或督促患者定時更換臥位,有效地防治墜床,壓瘡等臨床基礎護理隱患產生,46例患者在給藥期間全身皮膚完整,無壓瘡等并發癥發生。
4討論
2008年胺碘酮藥物應用指南中提示該藥物屬于刺激性藥物,靜脈用藥易引起相應部位皮膚血管炎,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刺激末梢神經造成局部疼痛,水腫壞死等并發癥,因此形成靜脈炎等藥物損害1,2。本科室通過集體學習中華護理學會提供翻譯的美國靜脈輸注護理學會2003年版《輸注治療護理實踐標準》,了解靜脈炎分級,掌握炎性動態變化。加強護士專科培訓,提高自身對該藥物性能、用法、目的及注意事項認知水平,合理選擇穿刺部位,盡可能選擇上肢靜脈粗直且易固定做血管穿刺,如發現穿刺部位出現發紅,皮溫增高,立即拔針,更換穿刺部位在穿刺部位每日2~4次應用喜療妥,如意金黃散涂在穿刺部位處周圍,并用紗布覆蓋。該類型藥物不但可以迅速緩解疼痛,還能刺激受損組織重生3。值班時護士15~30min巡視患者,觀察穿刺部位皮膚變化,告知患者家屬可能引起的副反應及防治治療用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勿私自調節輸注泵儀器的放置,盡可能穿著寬松上衣,避免血管受壓,以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本文中46例患者靜脈泵內注射胺碘酮時,發生靜脈炎藥物損害比例為100%。但通過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如合理性計劃性選擇穿刺部位,率先應用PICC置管給藥途徑,加強臨床觀察穿刺處皮膚狀況,預防性使用喜療妥,如意金黃散等外擦藥物措施,使46例患者未出現泵內注射藥物性損害并發癥。
參考文獻
[1]王金煌.胺碘酮治療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14-15
[2]路雪芹,陳傳波,梁紅霞.靜脈留置針注射化療藥物留置時間與靜脈損傷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9):6-9
[3]唐萬珍,李良蘭,肖峰.3種靜脈給藥途徑預防化療靜脈炎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