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尋找產科有效地的整體護理方法,旨在提高孕產婦對護理工作質量的滿意度。
方法:選擇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孕產婦1000例為觀察對象,人選產婦全部為經陰道順產,分別對她們實施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法,出院前一天調查記錄她們的滿意度情況,并做對照比較。
結果:兩組住院的孕產婦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相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5)意義。
結論:精心的整體護理工作方法,促進了產婦身心的康復,提高了孕產婦對護理工作質量滿意度。
關鍵詞:整體護理孕產婦滿意度工作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77-02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在本院產科分娩的初產婦1000例,年齡22-46歲。孕周38-41周,定期產前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均因見紅、破水或不規律宮縮而入院待產,人選產婦全部為經陰道順產。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0例,兩組產婦年齡、孕周、孕次、文化程度、職業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實驗組500例孕產婦實施精心的整體護理;對照組500例實施產科常規護理。
1.3評價標準。依據美國品質管制計劃研擬的醫療質量評價指標的標準1。孕產婦滿意度主要包括10個方面的問題來評定,由患者或家屬在出院前一天填寫。采用likert累計方法2:滿意程度從非常滿意、滿意、普通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分別予以例數累計。
1.4統計學處理。所得數據使用SPSS13.5軟件包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實驗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
3討論
3.1精心的生理護理內容。
3.1.1體位的護理。足月孕婦由于增大的子宮右旋,仰臥或右側位時,壓迫腹主動脈,易出現低血壓或心慌、憋氣等不適,導致胎盤血供欠佳、胎兒宮內窘迫。所以囑孕婦左側臥位,或上身抬高15°~30°,必要時在腰背部、腹部或雙膝之間放置軟墊,增加舒適度,可經常變化體位,減輕因同一姿勢導致的勞累感。產后產婦選用斜坡半臥位,有利于惡露的排出。
3.1.2疼痛的護理。產婦分娩時疼痛的護理,是產科護理的重點。如何減輕疼痛,使產婦順利度過分娩期,對促進母子平安及產后恢復都很重要。為此,應加強與產婦的溝通,告訴她可能產生的疼痛及原因,疼痛出現及持續時間,讓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增加自信心和自控感。耐心聽取產婦關于疼痛的主訴,對其表示同情和理解,教會產婦減輕疼痛不適的技巧,如精神放松的技巧、呼吸調節的技巧和轉移注意力的技巧。宮縮時,可幫助產婦取側臥位按摩其骶部或撫摸腹部,以減輕疼痛不適,指導其盡量放松。向產婦解釋產程中所需的檢查,取得其理解與配合。
3.1.3保證產婦充足睡眠。評估產婦的睡眠模式,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盡量將治療、護理集中在適宜的時間進行,避免干擾睡眠;落實陪伴制度,減少親友探視;做好晨、晚間護理,為產婦提供柔軟整潔的被褥、軟硬彈性適中的床墊,提高睡眠舒適度。
3.1.4分娩后護理。分娩后給予常規會陰沖洗,會陰有傷口的產婦除了常規會陰沖洗外,還要應用50%硫酸鎂濕熱敷及烤燈照射等對癥處理,并協助勤換會陰墊,保持會陰清潔干凈,促進傷口早日消腫、愈合。分娩后及早進行母乳喂養的宣教及乳房按摩護理,給產婦提供實際幫助。并通過與產婦的接觸、交談,了解產婦的思想動態,有計劃地給予心理指導,贏得產婦的信任和支持,消除影響乳汁分泌的不利因素,指導家屬為產婦提供正確的幫助。
3.2精心的心理護理。據有關研究報道,分娩前孕婦過度焦慮及長期抑郁與胎兒窒息、難產、產后出血、剖宮術等有著密切關系3。由經驗豐富的助產士進行產前檢查及病史詢問,對產婦的生理及心理狀態作出評估,針對產婦特定的生理及心理狀況,進行有效的宣教、指導和情感支持。指導產婦正確認識分娩過程,消除不必要的顧慮和恐懼,調動其自然分娩的主動性,堅定對自然分娩的信心,利于產后恢復。產婦分娩過程中要給予產婦心理和情感支持,鼓勵產婦在宮縮間隙充分休息并進食。保持體力。宮口開全時,助產士一邊鼓勵產婦堅持,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屏氣用力,增加腹壓,宮縮間隙時調整呼吸放松肌肉;一邊準備接生,操作要輕、快、熟練,盡可能減輕產婦的痛苦。在產婦分娩后,新生兒經過初步處理,要抱到產婦面前,讓媽媽親吻自己的孩子,協助產婦早開奶,使其體會初為人母的幸福。產婦生產后,往往會出現過于興奮、激動或因生育女孩而失望、悲傷等心理變化,嚴重時會影響子宮的收縮及乳汁的分泌,甚至引起產后大出血4。此時護士要細心觀察產婦情緒的變化,運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和社會知識予以鼓勵、開導,并作好家屬及陪護工作,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促進乳汁的分泌,也利于子宮收縮和產婦康復。
總而言之,我們應用精心的整體護理工作方法,促進了產婦身心的康復,提高了孕產婦對護理工作質量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曾劍英.乳癌乳房全部切除手術為例之實證研究[D].臺灣:國立中山大學,2003:33
[2]劉慧玲,傅玲,余白妃.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臨床路徑之建立與成效評值[J].臺灣護理雜志,2003,50(6):33-37
[3]范玲,黃醒華.對孕產婦的心理評估與干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1,4(3):185
[4]朱惠娟,鄭意紅,湯平歡.等.護理干預對新生兒性別致產后出血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5,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