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壽胎丸合保陰煎治療胎動不安的臨床療效。
方法:將60例早期先兆流產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前者口服壽胎丸合保陰煎加減中藥湯劑,后者肌注黃體酮。
結論:壽胎丸合保陰煎加減治療療效良好,能有效改善先兆流產的臨床癥狀,作用優于對照組,且可以吸收孕囊周圍的液暗區,消除宮腔內積血,是治療先兆流產(腎虛血熱型)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胎漏胎動不安中醫治療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93-02
胎漏、胎動不安,西醫稱之為先兆流產,是指婦女妊娠12周以前出現陰道少量出血,常為暗紅色或血性白帶,無妊娠物排出,相繼出現陣發性小腹墜痛或腰酸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其發病原因復雜,筆者則認為本病多以腎虛為本,血熱為標,故應用壽胎丸合保陰煎加減治療胎動不安,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新余市中醫院就診的病人。共收集符合納入標準的病例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年齡(28.7±3.2),對照組30例年齡(27.6±3.1),陰道流血天數最長為10天,最短為1天。
1.2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1及《婦產科學》2等制定以下標準:西醫診斷:①有停經史或不同程度的早孕反應,陰道少量出血,伴小腹疼痛或腰酸脹痛;②婦科檢查子宮頸口未開,子宮體軟,大小與孕周相符;③尿妊娠試驗陽性;④超聲檢查子宮大小、孕周或胚胎(胎兒)發育與孕周相符。中醫腎虛血熱證辯證要點:主證:陰道少量出血,色鮮紅或深紅或腰酸痛或小腹下墜或口干咽燥;次癥:兩膝酸軟,夜尿頻多,心煩少寐,手足心熱,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脈:舌質紅,苔黃或苔薄,脈滑數或脈滑細數。凡具備主證及舌脈,另具備次證1項或以上即可。
1.3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早期先兆流產的西醫診斷標準;②符合中醫證候診斷標準;③年齡在20—40歲的已婚婦女;④男方各項檢查正常,婦科檢查排除生殖道畸形,染色體檢查排除遺傳因素;⑤同意接受保胎治療和隨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年齡在20歲以下或40歲以上,過敏性體質及對中藥中已知成分過敏者;②不符合本病的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辮證不符合腎虛血熱型者;③合并有內科疾病或合并有卵巢腫瘤、子宮肌瘤或生殖道崎形者;④近期曾服用同類藥物治療,無法判斷藥物療效者。
2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壽胎丸合保陰煎加減,每天1劑,水煎2次,早晚各1次,連服2周,由本院制劑室提供;對照組予黃體酮注射液20mg,肌注,每天1次,連用2周。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建議臥床休息,禁性生活,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3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及體征,觀察治療前后孕酮(P)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變化,腹部B超。
4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1:①痊愈:治療5天內陰道出血停止,小腹墜痛及腰酸脹痛消失,B超檢查胚胎發育正常,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②顯效:治療7天內陰道出血停止,小腹墜痛及腰酸脹痛明顯改善,B超檢查胚胎發育正常,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③有效:治療10天內陰道出血停止,小腹墜痛及腰酸脹痛癥狀有所改善,B超檢查胚胎發育正常,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④無效:治療后,陰道出血超過10天未止,小腹墜痛及腰酸脹痛同前或加重,甚至流產,B超檢查胚胎發育不良或停止發育,子宮大小與孕周基本相符或小于孕周。
5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滿足正態性和方差齊性者,組內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上述條件者用秩和檢驗。
6治療結果
治療組:30例中痊愈14例,顯效10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30例中痊愈8例,顯效5例,有效8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0%。另外,治療組中9例孕囊周圍有液性暗區的,有8例消失,而對照組8例中只消失2例。經檢驗,組間療效及孕囊周圍的液暗區消失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組在綜合療效及吸收孕囊周圍的液暗區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另外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β-HCG、P均有明顯升高,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均能改善機體內分泌的作用。但可能由于樣本有限,治療后兩組β-HCG、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7討論
關于胎漏胎動不安的病因和病機古籍記載較多。《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云:“孕婦氣血充足,形體壯實,則胎氣安固。若沖任二經虛損,則胎不成實,或因房勞傷腎,則胎氣不固,易至不安。”腎氣不足,氣血不調,沖任不固,無以載胎是導致胎漏、胎動不安的本質原因。《景岳全書·婦人規》提出“凡胎熱者,血易動,胎不安。”菟絲子為安胎的首選之品,具有補腎益精,固沖安胎之效;桑寄生、續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血安胎之效;阿膠養血安胎;生地黃、黃芩、黃柏清熱涼血瀉火;熟地、白芍養血斂陰;山藥補肝腎、固沖任。諸藥合用具有補腎清熱,固本安胎。通過研究發現采用壽胎丸合保陰煎治療后,患者血清β-HCG、P水平有明顯上升,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中藥湯劑中某些中藥成分,如菟絲子等可以改善蛻膜、卵巢局部的內環境,加強機體對內分泌的調節能力有關。因此壽胎丸合保陰煎治療療效良好,能有效改善先兆流產的臨床癥狀,作用優于對照組,且可以吸收孕囊周圍的液暗液暗區,消除宮腔內積血,是治療先兆流產(腎虛血熱型)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5(1):249
[2]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