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總結65例產后尿潴留應用手壓法與中藥療法解除尿潴留的療效。
方法:應用手壓法協助排尿,配合中藥制劑,并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結果:63例經聯合治療后,產婦均能自行排盡尿;2例無效予留置導尿。
結論:手壓排尿法與中藥合治產后尿潴留,療效明顯,方法簡單,安全可靠,減少了留置尿管的感染機會。
關鍵詞:手壓排尿法中藥尿潴留排尿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97-02
產后尿潴留是指產后6~8h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暢導致尿液不能排凈,是產后常見的并發癥1,也是產科質量指標之一。在臨床中,我們常用針灸、熱敷、誘導排尿等方法,均無效時采用導尿術。本文試圖分析了手壓排尿法聯合中藥治療產后尿潴留65例,取得了滿意療效,有效率達96.9%。現將應用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資料取自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底,在我院足月妊娠分娩,有完整記錄資料的產婦,其中發生產后尿潴留65例,年齡20~40歲,初產婦50例,經產婦15例;其中陰道分娩64例,含會陰完整11例(無痛分娩2例),會陰Ⅰ°裂傷9例(無痛分娩4例),斜切16例(無痛分娩7例),直切11例(無痛分娩3例),產鉗助產17例(無痛分娩5例);剖宮產1例;合并高血壓11例。產后尿潴留時間:7~20h 40例,24~48h 20例,3~5d 5例。產婦有煩躁不安,焦慮緊張,自訴下腹不適,排尿困難,或雖有尿排出,量少,次數多,淋漓不盡,查體:下腹部膀胱充盈,有時可達臍部水平,腹部呈膨隆狀,壓痛明顯。
1.2治療方法。
1.2.1手壓排尿法。按壓前做好解釋工作,消除顧慮,增加信心;讓產婦取仰臥位,稍屈膝,脫去一側褲腿,臀下墊尿盆,護士站在產婦的右側,手觸及下腹部膀胱膨隆處(注意與宮底區別),向左右輕輕按摩膀胱10次~20次,再用手掌自患者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始輕漸重,同時囑產婦稍用力,一般按壓1min~3min即有尿液排出,持續按壓,不能停止,直至膀胱內尿液全部排空為止。按摩可引起膀胱神經支配完整的尿潴留患者逼尿肌收縮,增加其壓力,加快尿液的排出。本法要求輕柔、緩和,用力要適當。手壓排尿結束后,囑產婦多進紅糖水(血糖高產婦除外),30min后下床自行排尿。
1.2.2中藥療法。取黃芪30g,當歸、豬苓、白術、茯苓、杏仁、皂剌各10g,桂枝、木通、甘草各6g,澤瀉15g,上水煎服,一般服藥2-3劑即可取效。服中藥時停用其他藥物。
2治療結果
2.1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治療后3h內能自行排尿,并排盡尿液,膀胱再度充盈后排尿順利;有效:治療3-12h內能自行排尿,但尿液排不盡;無效:12h后仍不能排尿者。
2.2結果。見表1。
采用上述治療方法后產婦一般均在3h內開始自排小便,單一采用上述治療方法的有效率在90%以上,綜合采用上述治療方法后,63例產后尿潴留患者均在3天內治愈,只有2例留置導尿管,無效原因是尿潴留時間過長,產婦自訴宮體壓痛明顯,拒按,留置導尿管3天后,小便自解通暢。產后隨訪,65例產婦均小便通暢,無尿急、尿痛、排尿不盡等感覺。
3病因分析
經過對65例產后尿潴留患者的臨床觀察和綜合分析,我們發現,導致產后尿潴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3.1生理因素。由于產婦體力尚未恢復并且腹壁松弛,腹壓降低2,逼尿肌收縮乏力,致無力排尿;產程較長,產婦膀胱和尿道受胎頭壓迫時間過久,或插導尿管操作中損傷尿道黏膜,導致膀胱、尿道粘膜充血水腫,張力變低而發生尿潴留;會陰部手術致膀胱括約肌反射性痙攣或尿道炎性水腫,尿排出受阻。
3.2產婦因素。65例產后尿潴留患者普遍存在緊張、焦慮、窘迫等不良心理狀態,產婦由于產后會陰側切或會陰撕裂造成外陰創傷疼痛,或懼怕會陰傷口感染裂開而不敢用力排尿,使支配膀胱的神經功能紊亂,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而產生尿潴留;產婦不習慣床上排尿而導致尿潴留。
3.3其他。產前或產程中應用大量的解痙鎮靜藥,降低膀胱張力而致尿潴3;硬膜外麻醉抑制排尿反射,引起尿潴留。65例產后尿潴留患者中有6例出現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而應用過硫酸鎂等藥物,有21例產婦采用無痛分娩。
4討論
4.1其他護理干預。尿潴留常發生于分娩6~8h,護理人員應尊重理解產婦;給予安慰、開導和鼓勵產婦,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同時加強健康教育;酌情協助臥床患者取適當體位,如扶臥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指導產婦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需絕對臥床休息或剖宮產手術后的產婦,應事先有計劃的訓練床上排尿,以免因不適應排尿姿勢的改變而導致尿潴留。物理刺激指導利用物理方法如聽流水聲、熱敷、熱氣熏蒸外陰部、理療等誘導排尿,以減輕膀胱黏膜充血、水腫,恢復神經功能。
4.2結果分析。產后尿潴留影響子宮收縮,導致陰道出血量增多,給產婦增加痛苦,也是造成產后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因素4,甚至引起腎積水等,延長了病程。手壓排尿法是協助其排出一部分尿液后,暫時減輕了膀胱肌肉張力,使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松弛,從而促使自主排尿,同時配合中藥治療,可有效解除尿潴留。中醫認為產后尿潴留產生的直接原因,是膀胱氣化不利,故首先王苓散加當歸補血湯,及利尿通竅的杏仁、木通、皂剌,已達溫陽化氣,通利小便為基本方,由于產時勞力傷氣,產后流血較多,氣隨血耗,故用歸芪固護氣血,諸藥相合,有濕陽化氣,宜肺利竅之功,故在臨床上應用能起到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英.中西醫治療產后尿潴留方法探討[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12):1327
[2]都麗萍,鄒希風,畢波,等.開塞露在產后尿潴留應用中的觀察[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7):49
[3]張風云,趙占榮,趙平英.產后尿潴留的相關因素與處理[J].齊魯護理雜志,1996,2(3):45
[4]孫文玉,孫磊.產后尿潴留20例治療體會[J].中華醫學研究雜志,2005,5(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