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心釘內固是治療股骨、頸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其在骨折端有效的加壓作用以及螺釘在股骨頸內三角形分布,穩定性良好,操作簡便,創傷小,股骨、頸骨骨折的愈合率較高,病人術后疼痛等癥狀緩解迅速,能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及部分負重,極大地減少了骨折并發癥的發生。而人工股骨置換術,是目前常用的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常規手術。近年來,隨著人工股骨頭置換材料在不斷改進,國內常采用的方法是Moore型,Moore型可保留充足的股骨距,柄孔中可植骨,臨床較常用。人工股骨頭置換具有關節活動好,下床早的優點。但并發癥不少,主要有4種:感染、脫位、松動和假體柄折斷,處理上較困難。所以,雖然這僅為人工半關節置換,仍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
關鍵詞:空心針內固定術股骨頭癥狀老年股骨人工股骨置換術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10-01
現報告如下。
1空心釘內固定治療方法
1.1術前準備。完善各項術前檢查,準備對受傷位的牽引,牽引要求受傷肢體處于中立位或輕度屈曲外旋位,防止內旋及過度牽引。然后輕輕將肢體置于臺上。放松牽引,如肢體無外旋畸形即達到復位。力求解剖復位。取大粗隆下2—6厘米經皮呈三角形字形打入3枚導針,順導針用小尖刀切一小口,插入保護套,用空心鉆鉆孔,逐漸攻入。選用國產仿AO 7.3毫米長度合適的空心拉力螺釘沿導針將螺釘旋入固定并加壓,依次順導針完成3枚螺釘固定,使骨折端緊密對合。進行創口縫合。
1.2術后治療觀察。術后3天病員就可在床上伸屈患肢及加強股四頭肌活動。1周后在床上做抬腿鍛煉。2周后離床扶雙拐不負重活動。
1.3治療結果。按Gerden對位指數判斷復位的標準:股骨頸骨折進行空心拉力螺釘內固定手術,為骨質疏松、骨缺損、病理性骨折等病人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內固定方式。這種螺釘具有新穎性。結果表明,內固定手術時間平均50分鐘,病人術后平均住院9天,所有病人的傷口均一期愈合。
1.4討論。復位時應盡量保護殘存的股骨頭血供,復位手法宜輕柔,盡量避免過度的牽引及反復的暴力整復以防加重血供損傷,盡量達到解剖復位,充分矯正股骨頭的旋轉,恢復頸干角。進針應考慮前傾角,進針點應在股骨粗隆下2~6cm處,3針呈三角形或倒三角形排布。螺釘的長度選擇適宜,以其頭部位于股骨頭軟骨面下0.5cm,尾部與粗隆下皮質緊貼。
1.5評價。空心拉力螺釘具有下列優點:一是手術損傷小,出血少,操作簡單安全,感染率低,愈合率高。二是固定后即可獲得足夠加壓和穩定,且3枚加壓螺釘的抗旋力、抗剪力、抗壓強度明顯高于其他內固定,能有效防止股骨頭旋轉和下沉,三是骨內高壓是導致股骨頭壞死的重要因素,而空心拉力螺釘由于其釘體中空,可起到減壓作用,增加股骨頭的有效血供。四是空心拉力螺釘緩慢擰入股骨頭,可避免沖擊損傷。
1.6結論。空心拉力螺釘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有效方法,其在骨折端有效的加壓作用以及螺釘在股骨頸內三角形分布,穩定性良好,操作簡便,創傷小,股骨頸骨折的愈合率高,病人術后疼痛等癥狀緩解迅速,能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及部分負重,極大地減少了骨折并發癥的發生。
2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手術治療65歲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患者18例。現將結果和體會報告如下:
2.1臨床資料。本組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齡最大77歲,最小64歲。左側14例,右側4例。早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外傷史。骨折前都能進行室外自由活動。住院時間最短29天,最長48天,平均35.6天。外傷后至手術時間最短4天,最長12天,平均7.1天。
2.2類型。骨折類型14例新鮮骨折中屬頭頸型7例,頭下型23例,經頸型5例。陳舊骨折3例。并發老年疾病有高血壓病史6例,冠心病史6例,糖尿病1例,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1例,同時并發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者1例。
2.3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①股骨頸骨折者應于術前皮牽引或脛骨結節牽引,先糾正骨折遠端的向上移位和解除髖關節周圍肌群攣縮,以便術中復位及減少術后并發癥。②術前1~3日常規給抗生素,禁止在患處注射,以防感染。③常規備皮3日;術前當夜灌腸;術前12小時禁食。④選擇大小相近的人工股骨頭,放在患髖同一平面攝X線片,據此選擇、準備合適的人工股骨頭及較之大、小各一號的備用。⑤備特殊器械髓腔銼、人工股骨頭錘入器、股骨頭取出器、股骨頭把持器、骨水泥等。
2.4評價方法。患者出院后,我們分別于3個月、半年、一年內對患者門診隨訪,以后每年隨訪1次,主要評價與手術相關的并發癥,骨折愈合情況及患者的功能情況,并采用Harris(人工全髖關節療效評分標準)進行髖關節功能評價,總分為100分,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70~79分為可,<70分為差。
2.5結論。恢復正常,下地行走,經拍攝x光片復查,結果全部人工股骨頭無脫位,1例術后發現脫位給予復位。臨床采用優、良、中、差標準,行走正常,微跛,下蹲無障礙。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結論對于年齡在70歲以上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采用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能獲行良好的短期療效,未見重大并發癥發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Sipila J,Hyvonen P,Partanen J,et al.Early revision after hemiarthroplasty and osteosynthesis of cervical hip fracture: shortterm function mortality unchanged in 102 patients〔J〕.Acta Orthop Scand,2004,4:402-407
[2]陶國框.北京市303例長壽老人流行病學調查.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88,7(4):228
[3]莫堅等著,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臨床研究
[4]毛賓堯.人工髖關節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
[5]實用臨床骨科手冊.科學出版社出版,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