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療效。
方法:對50例創傷骨科患者臨床的一些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并發癥及死亡率,前者明顯降低,運用統計學對此進行分析,P<0.05具差異有顯著性。
結論: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患者中的臨床療效非常確切,醫學上的應用前景十分光明。
關鍵詞:外固定架創傷骨科療效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16-01
外固定技術治療肢體骨折在臨床上已經運用了很多年,但它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無法一起覆蓋伴有感染的開放性骨折、皮膚缺損、嚴重骨折、粉碎性骨折、多發性骨折等。對那些病情比較嚴重的創傷骨折患者來說,骨折之后采用外固定架進行暫時性的固定,不但操作簡單、便捷、快速,而且可以給患者一定的復蘇時間,方便患者選擇合適的日期再進行計劃手術,來修復非致命性的創傷。本組資料對50例創傷骨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在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間收集重型骨盆骨折患者50例,并以此作為觀察組,行外固定架-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是20~59歲,平均年齡為36.8歲;致傷的原因:因交通事故受傷的為29例,從高處墜落受傷的為10例,因工受傷的為6例,因生活意外受傷的為5例。選擇同期未進行過這項治療的重型骨盆骨折患者50例來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為35.8歲;致傷的原因:因交通事故受傷的為25例,從高處墜落受傷的為12例,因工受傷的為9例,因生活意外受傷的為4例;運用統計學對兩組的性別、年齡、病情、致傷原因等進行分析,P>0.05無明顯差異性。
2方法
對照組50例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即切開復位內固定。觀察組50例患者行外固定架-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術前對所有患者的傷情進行仔細的評估,并且對骨折采取臨時性的固定;在局部麻醉下分別切開顯露兩側髂嵴,然后把每側髂前上棘后的3cm和6cm的髂嵴正中處作為進釘點,從而對髂骨外板進行適度的剝離,并以此作為參照。接著采用閉合復位或者結合下肢骨牽引,進行骨折復位,以此來恢復骨盆的容積,最后鎖定連桿并且同時完成固定。完成這些步驟后,緊接著使患者復蘇并進行重癥監護,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待患者一般情況較為穩定之后,骨折修復及康復治療就可以進行了。
3討論
那些嚴重的多發性骨折或粉碎骨折合并多發創傷的危重患者一般情況下都不好承受較為復雜的、時間也較長的大手術,所以在創傷的早期對此類患者實施一些簡單、有效、損傷相對又較小的應急手術,就可以起到抑制病情進一步發展的功效,從而也對患者生命體征起到穩定的作用,快速、有效地止住血,減少骨折并發癥,避免病情惡化。現在醫學界一般都這樣認為,對那些創傷骨科較為嚴重的患者來說,實施外固定架-損傷控制性手術(DCS)是極其必要的,這種術式所公認的適應證就是“致死三聯征”的出現。外固定架有一系列的優點,例如剛度的可調性、生物力學性能的穩定可靠、配套螺釘的固定穩定性好、結構簡單,容易操作、生物相容性好,并且方便手術之后對軟組織創面及傷口的換藥和護理。
外固定治療外傷骨折具有下面的一些優點:第一,外固定支架固定的堅強可靠,能早期恢復骨折肢體的完整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切開復位和固定中破壞皮膚、軟組織,出血也能減少,在復位職后也能對損傷局部的血供進行改善,最終有利于骨折的愈合。第二,由于外固定支架的彈性固定符合骨的生物力學特性,它能在骨折斷端縱軸方向產生自然應力,還能在不破壞骨折斷端的軟組織及骨膜的同時跨越骨折斷端,有助于建立骨折斷端血運,骨痂也容易形成,骨折因此也較容易愈合。第三,有利于患者早期鍛煉關節,最大程度的減少關節功能障礙的發生。第四,外固定支架在固定器上有很多優點,像很多個方向的自由度,可以交叉,水平或者多個平面可以在固定情況下完成牽引,加壓各種角度的固定、支撐負重作用,糾正骨折端的旋轉和短縮的狀況等。第五,這項手術操作起來很容易,手術時間也是比較短,創傷也很小,而且減少了術中出血及骨膜神經的損傷幾率,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從而在一定情況下減少了骨不連或骨折延退愈合的發生率。而且,該方法術后X線片復查,一旦被發現骨折端復位得不滿意,仍舊可以對此進行調整。根據這組的治療結果,外固定架應用于小兒外傷骨折首先可以取得確切外固定,防止骨折斷端移位,與此同時縱向牽引可以在骨折斷端縱向產生一定的應力,有助骨折愈合,因此治療的效果優于其他的治療方法是顯而易見的,而且這個手術操作起來難度較小、創傷較小、并發癥少,比較適宜于在基層醫院展開。
骨盆骨折,特別是不穩定型骨盆骨折,大多是由于高能直接暴力引起的,其組織損傷也是廣泛、嚴重的,經常會因為大出血難以控制而導致死亡。骨盆外固定架能夠以較小的創傷在較短的時間內對骨盆進行穩定,以便更好地對復蘇早期的創傷控制進行實施。創傷骨科修復中應用外固定支架行DCS治療最常適用于病情已處于危重期的骨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不論怎樣,外固定架的應用在創傷骨科的發展史上都是一個里程碑,在創傷骨科修復領域上也是意義重大。本組資料中,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并發癥及死亡率進行比較,前者明顯降低,經統計學分析,P<0.05具差異有顯著性。因此可以看出,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患者中的臨床療效非常確切,應用前景也是非常光明。
參考文獻
[1]劉利民,雍宜民.不穩定型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技術的應用[J].中華創傷雜志,2000,16(1):10-13
[2]魯海江,鎮萬新.外固定支架-行損傷控制性治療在創傷骨科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26):4874-4877
[3]王雷,蔣電明.骨傷控制骨科的理論與實踐[J].創傷外科雜志,2006,8(6):561
[4]胡波,涂洪波,吳思宇,等.骨盆骨折為主嚴重多發傷的救治[J].實用骨科雜志,2009,15(9):692-694
[5]劉愛國,李江,彭慕牛.單臂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07,1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