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我國目前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度過各自的晚年生活,已成為當今老年人心理護理的重要內容,對于老年人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成為當今老年人的心理護理的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老人死亡恐懼感心理保健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26-01
了解老年人各方面的情況,不僅要幫助他們維護機體的健康,更要維護心理的健康1,2。我國即將要進入老齡化社會,關注老年人、關愛老年人,幫助老年人正解對待和解決心理問題,尤其是如何正確面對死亡,克服恐懼心理,是值得我們思索與探討的問題。筆者將對老年人面對死亡會產生的恐懼心理的原因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幫助老年人正確面對和克服恐懼死亡的心理。
1老年人恐懼死亡的原因
1.1從人類的進化來說,對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懼,這并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人死了,感知覺活動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沒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樣的。對死亡的未知,也是人們會對死亡產生恐懼的原因之一。對老年人來說,死亡比年輕人要近的多,因此對于一無所知的“另一個世界”的恐懼,自然也比年輕人要多一些。
1.2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到老年,死亡的幾率開始上升。也許自己還算健康,但當每次同學聚會,去公司參加慶典,與周圍同伴聊天時,發現自己當年的同學、同事、老伙伴相繼過世,難免不勝唏噓。人也許可以不怕死,但是對于孤單和寂寞,沒有人會喜歡。
1.3從自己的角度來說,死亡意味著和伴侶、子女的訣別,如果家庭關系和睦,對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會害怕死亡將他們分隔。所以對于老年人來說,死亡帶來的孤寂感,也是讓人恐懼死亡的原因。進入老年期,每個人都要面臨生理的、社會的、家庭的種種變化,由于機體老化,易患各種疾病,不免對生活留戀,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1.4人是有想象力的動物,當人們從電影、電視劇、新聞報道等節目中看到那些瀕死者的掙扎、呻吟、親屬的哀號等等。往往會想到“自己死的時候會不會也是那樣?”這種對痛苦的害怕,不免會轉移到恐懼死亡上來。
2幫助老年人克服恐懼心理,正確面對死亡
2.1幫助老年人確立生存的意義。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兩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到老,學到老,使得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發展,從不惑、知天命、耳順一直到從心所欲,老年人應客觀地意識歲月不饒人,不能逞強,也不應把自己貶得一無是處。雖然社會和家庭不再是靠老年人來支撐,但也不是老年人已經沒有用了。讓老年人發揮余熱,老年人不僅應老有所養,也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2.2老年人應參加適當的體育運動。研究者們在理論和實踐中都證明體育鍛煉對于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效果明顯3,4。參加集體型的體育鍛煉項目比起單獨進行的體育鍛煉項目在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進方面效果更加明顯5。老年人參加各種體育運動能增強自己的體質,克服或延緩增齡所帶來的各器官功能的衰退。當然運動也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去進行劇烈的運動,而是根據自己的體質和興趣,有選擇地、有規律地進行運動。如:慢跑、門球、六字訣、太極拳等適合老年人的運動。
2.3老年人也應在腦力運動方面加強鍛煉。適當進行腦力運動能延緩大腦功能的衰退,能有效地延緩記憶力的減退、思維能力和精力等高級心理功能的減退。如:圍棋、橋牌、閱讀書報等。
2.4老年人應加強人際交往。離退休后影響老年人心身健康最大的恐怕就是與世隔絕,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這樣會加快老化過程。世界上有許多男性在進入領養老金時,卻出乎意料地不久就死亡,在德語中的一個術語“養老金死亡”(PENSIONERUNGSTOD)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大多數的男性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聯系在一起,離退休后失去了工作就等于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目標、失去了身心健康、失去了經濟獨立,特別是失去了與家庭社會的聯系,情緒壓抑、苦悶、悲觀,把自己關起來不出門,越這樣就越失去生活的勇氣,甚至停止了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生活,這時候,實際上死亡就已經開始了,或者說已是部分死亡的活死人了。只有走出家門,加強人際交往,才能克服“養老金死亡”,找到生的意義、生的樂趣。
2.5家庭和社會應加強對老年人群體的關心。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一樣,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關心。生病時需要照顧,經濟困難時需要救濟,上公共汽車時需要“老弱病殘孕專座”,老年人再婚時也需要子女的理解和支持,臨終時需要子女和親人在身邊并握著自己的手。家庭和社會的關心是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外部環境。外部環境不具備,老年人再努力也不可能滿意自己的生活質量。老年人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幫助和關心。
3討論
心理專家提醒,老年人恐懼死亡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家屬尤其是子女,應該多抽出時間來看看他們,減少他們的孤寂感,進而減輕老年人恐懼死亡的心理。如果老年人恐懼死亡的心理比較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的話,最好咨詢專業心理醫生,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本文通過分析探討,進一步明確老年人面對死亡時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并提出干預措施,進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老年人能渡過一個愉快幸福的晚年,并能有效地應對“死亡”這一人生最后的心理生活事件,給自己一個圓滿的結局。
參考文獻
[1]郭念峰.心理咨詢師培訓教材.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P241-248
[2]衛小媛,牛丁嵐.老年人的健康干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5.10(3):27
[3]邢翠珍.健身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8(21):4229
[4]周成林,于晶,謝虹.不同身體鍛煉方式對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實驗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18(1):51-3
[5]呂仙利.體育鍛煉類型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5(32):P1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