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觀察安全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方法:選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0例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將其中的20例設為治療組,所有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進行安全管理,將其余20例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只進行常規的手術室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效果。
結果:治療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未發生護理糾紛情況,護理差錯率為5%,護理質控評分95.3±2.3;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0%,護理糾紛率為10%,護理差錯率為20%,護理質控評分98.6±1.9。兩組患者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手術室護理中護理人員以及手術室環境均為管理中的危險因素,而對手術室治療的患者實施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手術室風險,提高護理效果。
關鍵詞:安全管理手術室護理手術室風險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29-02
手術室是醫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是救治患者的重要場所,且手術室是多科室的合作之地,護理人員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特點,這也就決定手術室存在很大的護理風險,于此,筆者選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0例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給予其中20例患者進行安全管理,其余20例患者只進行常規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0例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590例,女410例,年齡17-81歲,平均年齡45.3±1.4歲。將其中的500例設為治療組,所有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進行安全管理,將其余500例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只進行常規的手術室護理。兩組患者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性不大,可以進行比較分析(P>0.05)。
1.2方法。治療組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采用安全管理,針對手術室中存在的護理風險實施有效的應對措施。對照組患者只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糾紛率、護理差錯率以及護理質控評分。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的資料與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組患者有475例患者護理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5%,未發生護理糾紛情況,護理差錯率為5%,護理質控評分95.3±2.3;對照組患者有400例患者護理滿意,護理滿意度為80%,護理糾紛率為10%,護理差錯率為20%,護理質控評分98.6±1.9。兩組患者各臨床護理指標對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由于手術室護理工作復雜性和難度較大,且手術使用的器械較多,在傳遞、消毒等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情況,如被手術器械刺傷皮膚等。同時一些護理人員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也使得風險增加。因此對其實施安全管理,具體如下。
3.1環境管理。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及時了解其生活以及工作所需,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使其壓力減少,緩解高度緊張的神經。降低設備噪聲,保證手術室安靜。在使用手術器械時要嚴謹,避免意外發生。若身體部位被銳氣刺傷要立即將傷口的位置擠出足夠多血液,用大量清水沖洗,用碘伏進行消毒,必要時注射乙肝疫苗,并進行體檢,從而預防血液疾病感染1。
3.2綜合管理。①除了姓名、性別、年齡、床號、手術名稱等信息外,在患者進入手術前、麻醉前一定要嚴格查看病人的術前用藥、既往病史、藥物過敏等詳細內容,以免產生治療失誤2。②如果手術進行過程中,需要額外使用其他藥物,必須弄清患者藥物過敏試驗結果,謹遵醫囑對癥下藥。如果需要及時輸血,取血時首先要認真核對與血庫的一致性,其次,進入手術室后要與麻醉醫生共同核實,方可進入輸血環節。③一般情況下,患者手術時的體位要遵循三個原則,即:科學、合理、舒適,但是為了手術過程中產生其他的并發癥,尤其對于老年人及手術時間較長的患者,醫生一聽要適當松緩約束帶,以防止學醫循環障礙的出現。在治療方式神經拉上不應過度外展肢體的過程中,如需使用止血帶,醫生應認真選擇縛扎位置,并在一定情況下添加襯墊,以避免肢體缺血、缺氧等導致的神經損傷等問題。④在手術過程中,一定要及時記錄各類數據、保存手術標本,因為術后治療在很大程度上病理結果相關。但是術后對于手術標本的保存同樣重要,在經過福爾馬林溶液浸泡后,切記將手術標本與病理檢查單交由專人保管3。
3.3提升護士綜合素質。穩定醫院護士隊伍護士在醫院的運營管理過程中,護士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為保證保障護士隊伍的穩定性,醫院應提高護士福利待遇,積極關心護士,為護士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為護士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在醫院管理中,以適當加強有經驗的護士對新進護士的指導和關懷,及時跟進護士的業務進行情況4。在工作過程中,通過總結、分析,不斷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在注重護士業務工作能力的同時,應積極培養護士的學習能力,鼓勵護士進行、學習、交流,提升護士的理論水平,為以后的更好發展創造條件。
本次研究中,采用安全管理患者的各臨床護理指標均優于未實施的患者,具有可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黃映嬌.手術室常見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C):63-64
[2]郭莉芳.術前訪視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的影響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68-69
[3]滕仁華,囝寧.手術室風險因素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7):3891-3892
[4]徐海芬.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