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育齡期婦女的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證實陰道分泌物檢查在細菌性陰道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方法:以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門診及體檢進行陰道分泌物檢查的育齡期婦女2265例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及檢測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對陰道分泌物檢查在常見婦科疾病的檢出率進行研究。
結果:陰道分泌物檢查對細菌性陰道病等檢出率較高,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結論:育齡期婦女陰道分泌物檢查,對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具有較高的檢出率,對細菌性陰道疾病等婦科疾病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關鍵詞:陰道分泌物育齡期婦女細菌性陰道疾病婦科疾病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40-01
細菌性陰道病又稱作非特異性陰道炎,病理研究證實該病是由陰道加特納菌、厭氧菌增多,而乳酸桿菌減少,陰道內生態平衡系統改變而引發陰道炎,能夠通過性行為傳播。臨床以排出物惡臭為主訴,伴有騷癢等癥狀1。育齡婦女的發病率較高,臨床感染率為40%-50%;臨床研究資料證實,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發生孕婦胎膜感染的幾率較健康者多2倍,發生早產及胎膜早破的幾率是健康者的2倍。羊水感染、組織性絨毛膜炎、子宮內膜炎等妊娠并發癥的發病率均高于健康者。早期治療預后良好,若治療不及時,容易轉為慢性引發多種婦科疾病,因此對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近年來臨床通過對育齡婦女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作為細菌性陰道病診斷的重要方法,且具用重要的診斷意義。
1研究對象及方法
1.1一般資料。以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門診及體檢進行陰道分泌物檢查的育齡期婦女2265例為研究對象,其基本臨床資料如下:研究對象年齡在21-42歲之間,平均年齡26.4歲,均為育齡期婦女;經產婦1842例,未生育423例;合并婦科陰道炎876例,子宮肌瘤49例;合并高血壓32例,糖尿病28例。
1.2檢測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使用常規進行陰道分泌物的采樣和檢測方法進行檢測。①取樣:使用無菌棉簽于受檢者陰道后壁上1/3處旋轉并停留15s提取陰道分泌物,作為研究的樣本;②檢測:將婦女陰道分泌物樣本制成涂片并進行檢查3。
2結果
經陰道分泌物分析,得出結果如下:①細菌性陰道病:2265例研究對象中檢出細菌性陰道病患者700例,檢出率為30.9%;②線索細胞:研究對象中均檢出線索細胞2106例,檢出率為92.9%。③白細胞計數:對線索細胞呈陽性者進行白細胞計數分析,1585例研究對象白細胞低于10個,占75.3%;521例研究對象的白細胞超過11個,占研究對象的24.7%;由此可知,在線索細胞陽性的研究對象中,大部分患者的明白細胞計數無顯著升高;④菌群密度:對所有研究對象的乳酸桿菌和上皮細胞的密度進行分析,中線索細胞呈陽性者的菌群密度顯著降低,而正常菌群即密度降低,而非細菌性陰道病研究對象的乳酸桿菌和上皮細胞的密度無顯著變化;⑤菌群分析:對700例細菌性陰道病檢測陽性者的陰道分泌物涂片革蘭染色后檢查發現,研究對象的加德納菌占顯著,為所有細菌的90%左右,其次是彎曲弧菌形態菌約為5%。由以上數據分析,細菌性陰道病患者陰道分泌物與正常者陰道分泌物細菌含量存在顯著差異。
3討論
細菌性陰道病是育齡期婦女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以排出物惡臭為主訴,伴有騷癢等癥狀。相關研究數據顯示該病的臨床感染率為40%-50%,不同人群的感染率有顯著差異,孕婦的感染率為13.4%,健康人群的感染率18.8%,性亂人群的感染率為37.3%,婦科門診感染率為43.5%4。細菌性陰道病以陰道菌群紊亂,內環境改變為主要特征。原來占統治地位的陰道乳酸桿菌被高濃度的加德納桿菌、各種厭氧菌所取代,因而增加了艾滋病、盆腔炎、異常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宮頸癌及HIV感染等婦科疾病的發病率。因此對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5。
陰道分泌物檢查是臨床常用的婦科檢查,對婦科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陰道分泌物檢查應用于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具有操作簡單,檢出率高,無痛苦等優勢。我院研究中細菌性陰道病的檢出率為30.9%,與臨床研究數據一致。線索細胞是陰道分泌物檢查診斷細菌性陰道病的重要依據,加德納菌和各種厭氧菌的顯著增多也是診斷重要指標。臨床研究發現,正常情況下陰道內的細菌等微生物與宿主及環境維持一種動態的平衡,其菌種、數量及比例都是穩定的。一旦這種平衡遭到破壞,將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因此通過對陰道分泌物中菌種、數量及比例的研究是診斷細菌性陰道病的理想方法。
綜上所述,育齡期婦女陰道分泌物檢查,對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具有較高的檢出率,對細菌性陰道疾病等婦科疾病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是目前婦科臨床檢查的理想方法。
參考文獻
[1]吳蓉麗,姚紅瑛.陰道分泌物細菌性陰道病檢測1820例結果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0,22(16):168-169
[2]管琳.育齡期婦女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2011,22(12):112-113
[3]陳渝寧,張明磊,齊艷,等.健康體檢育齡婦女陰道分泌物檢測結果分析[J].臨床軍醫雜志,2011,21(05):228-229
[4]王鶴橋.婦女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分析[J].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9,8(10):159-160
[5]徐淑杰.100例育齡期婦女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0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