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內科病房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真茵類型和治療現狀。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診斷的呼吸內科病房院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基礎疾病的繼發感染是肺部真茵感染的重要原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為多見。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長期使用激素以及機械通氣是其主要誘因。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為主。
結論:減少易感因素、早發現、早診斷、及時治療是減少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肺部院內真菌感染因素治療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44-01
真菌屬于條件致病菌,只有在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調時才引起感染。近年來,隨著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的長期應用,已有一些慢性病生存時間延長,各種導管介入性治療和器官移植治療的深入開展,系統性真菌感染的發病率不斷增加,其中呼吸系統真菌感染占所有內臟真菌感染的首位1。院內真菌感染者絕大多數患有基礎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統疾病為多見。本文采用回顧性調查的方法,對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診斷的呼吸內科病房院內10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診斷的呼吸內科病房院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10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年齡26-87歲,平均年齡58.67歲。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以2007年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發布的《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作為依據。
1.2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癥狀減輕,肺部陰影完全吸收。良好:癥狀稍微減輕,肺部陰影未完全吸收。無效:癥狀與陰影無任何變化。惡化:癥狀加重,陰影明顯擴大。
1.3方法。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基本情況,基礎疾病,誘發因素、真菌類型、治療效果等進行回顧性分析。
2結果
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共2856例,其中院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108例,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率為3.78%。其中確診病例6例,臨床診斷病例102例。死亡7例,死亡率為6.48%。院內肺部真菌感染可發生在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的基礎上,本組資料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例,占54.6%)最為多見,其余依次為肺炎21例,19.4%;哮喘12例,11.1%;肺間質纖維化8例7.4%;支氣管擴張癥4例,3.7%;肺癌4例,3.7%。感染的易患因素為:長時間應用廣譜抗生素105例(97.2%),合并低蛋白血癥63例(58.3%),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37例(34.3%),合并糖尿病29例(26.9%)。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屬(103例,95.3%),其中白色假絲酵母菌66例(61.1%),光滑假絲酵母菌15例(13.9%),其他酵母菌22例(20.4%)。其次為曲霉菌屬(5例,4.6%)。
3討論
院內肺部真菌感染可發生在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的基礎上,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例,占54.6%)最為多見,肺炎及哮喘也占重要位置,分別占19.4%和11.1%。在感染的易患因素中常見的是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低蛋白血癥,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合并糖尿病也是一個重要的易患因素。呼吸內科病房患者多為老年人,這些患者年齡大,多有反復肺部感染,呼吸道防御屏障受損,呼吸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調,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癥等多種問題,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以及機械通氣等因素。由此可見,呼吸內科病房患者特別是有嚴重基礎疾病,同時存在多種易患因素的患者極易發生院內肺部真菌感染2。本組資料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屬,本研究發現,培養出的真菌中酵母菌屬最多,其中白色假絲酵母菌占61.1%,光滑假絲酵母菌占13.9%,其他酵母菌占20.4%。另外還發現曲菌5例。與國內外大多數報道相似。肺部真菌感染在臨床表現以及胸部X線表現上無特異性,并且因多是繼發感染,常與肺部原發病很難完全區分,早期診斷比較困難3。但在原發病的診療過程中,出現呼吸系統癥狀、體征、發熱、白細胞增加;影像學提示有新的不能解釋的肺部浸潤影;應用抗生素治療過程中,病情惡化,用一般細菌感染不能解釋的病例應考慮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合格的痰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經直接鏡檢發現菌絲,真菌培養2次陽性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可做出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我們在抗真菌治療同時亦積極的控制原發病,合理選擇使用抗生素,嚴格掌握糖皮質激素的用藥指征,避免長期大劑量使用,糾正低蛋白血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積極控制血糖等綜合治療,有效地提高了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因此,在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療中,及時應用高效的抗真菌藥外,積極控制原發病和易患因素的綜合治療對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同樣極為重要,應引起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王紅蘭.肺部真菌感染48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7,8(12):861
[2]史金英,張麗娟,張惠芬,等.呼吸重癥監護病房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譜及臨床分析[J].河北醫藥,2009,25(4):378
[3]李建華,宋豐貴,張效予.深部真菌感染的發病機制及免疫治療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45(1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