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語篇教學 提問誤區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A-0013-01
提問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聽課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現階段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存在著諸多問題。
誤區一:提問程序化,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譯林版,下同)4B Unit 7“At A Snack Bar”的A部分語篇時,教師與學生進行了如下對話:
T: What would you like?
S1: Id like some coffee.
T: What would you like?
S2: Id like some tea.
之后教師與學生進行的問答都是圍繞句型展開,而且學生大多都順從教師的心愿,從教師提供的選項中選擇了一項。
【分析】教師是想借助“What would you like?”讓學生模仿課文進行話題的交流。盡管有的學生并不喜歡教師提供的選項,但是受語言水平的局限,也只能配合老師用Id like…來回答。師生間的對話只停留在封閉、程序化的句型操練層面,未能實現語言的自然真實交流,不利于學生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解決策略】為了避免這種虛假交際現象,教師在教學中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同時注意師生對話角色的輪換,增強課堂提問的交際意義。例如,教學本課時,筆者進行了這樣的調整:首先通過listen and do,讓學生覺得又累又渴后,筆者拿著裝有食物的托盤問學生,“Something to drink/ eat?”學生自主選擇,“Yes,please./No,thanks.”筆者進一步詢問,“What would you like?”在學生回答之后再進一步詢問,“Do you like milk best?/You like the milk,I think.”通過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向學生提問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使師生間的交流真實有效。
誤區二:提問缺乏邏輯順序,難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案例】在教學5B Unit 8“At the Weekends”的A部分有關周末的語篇時,某位教師在整體呈現文本之前拋給學生三個問題: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How do they spend their weekends?然后引導學生閱讀第一段背景部分并回答: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are the students doing?之后,學生閱讀對話部分并回答 How does Mike/… his weekends?接著引導學生深入文本。
【分析】案例中教師在第一次閱讀文本時就向學生提出“How do they spend their weekends?”這樣的細節問題有點偏難,一下子就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具體細讀環節提問的設計不僅瑣碎、重復,同時還缺乏一定的邏輯順序,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些不知所措。
【解決策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遵循整體把握和分層推進的原則來設計問題,在整體呈現階段,教師要著眼于整體性問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分段推進的階段就要著眼于細節問題來進一步提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語篇。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這樣的設計:在第一步整體呈現階段設計了“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artoon?Who are they?”兩個問題,在學生找到答案后就順勢引導學生學習背景部分“What are they doing?”然后通過問題“How do they spend their week-ends?”引導學生抓住語篇細節理解文本。通過這樣的設計形成邏輯性的問題鏈,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感知、理解語篇,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符合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
誤區三:提問缺乏深度,難以引發學生深層思考
【案例】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5 Bens Birthday的A部分語篇的過程中,某位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了背景、觀察插圖和閱讀語篇之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Whens Beens birthday?What would Ben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在幫助學生尋找Ben的生日日期和禮物后就轉入語篇朗讀表演的環節。
【分析】這兩個問題能幫助學生快速地抓住語篇的主要內容,檢查學生對所教內容的理解情況,但是由于對文本深層次的東西缺乏引導,使教學停留在較低的文本閱讀層次上,這對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其閱讀能力幫助不大。
【解決策略】在語篇教學中運用why,how,if來進行適度的追問,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深入語篇閱讀,理解文字的深層信息,同時也讓學生關注閱讀的方法與技巧,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進而發展綜合語言能力。案例中教師可以運用追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Does Ben usually have a birthday party?”在學生回答“Yes.”的基礎上,教師追問,“How do you know that?”引導學生從語篇中找依據,培養學生關注細節的良好閱讀習慣,同時也突出了Would you like to…的教學重難點。
總之,在語篇教學中,提問是一門藝術,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不僅要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語篇的熱情,幫助學生理解語篇,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使閱讀課教學精彩而高效。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