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勞技教學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A-0092-02
本文將結合蘇教版小學勞技課程的特點,對探究性學習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特點,作一定的分析研究。
一、在教學設計中加入探究性學習元素
新課程要實現的教學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進行最優化的學習,讓每一個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傳統角色,做到以下三點。
(一)注重情感的傳遞,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研究表明,如果能夠讓學生在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中,他們就能夠擁有良好的心態,認知、記憶和想象等心理活動也會處于最良好的狀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交流情感,營造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尊重,讓每一位學生的見解都得到關注,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進行主動學習,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比如蘇教版《勞技教材》四年級上冊《縫制手套》這一課的教學,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對手套有感性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展示各式各樣的手套,讓學生積極思考之后進行探討。又比如蘇教版三年級勞技課上冊第三單元《給節日增添歡樂》第一課《剪紙團花、花邊》具體的教學目標有兩個:第一是讓學生了解剪紙是我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初步培養學生熱愛我國民間藝術的思想感情。第二是學習剪團花、花邊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可以一邊用教學工具讓學生欣賞各式團花、花邊作品,一邊介紹中國剪紙藝術,然后,讓學生自主觀察探究,思考自己想做什么樣的花邊。在學生自由探討幾分鐘后,再讓他們動手制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站在學生的層面來分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二)轉變教學觀念,做好探究性學習的引導
因為受到教學設備、具體材料等方面的影響,所以在勞技教學過程中充分進行探究性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解決問題的核心在于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探究性學習的理念著手,把教師的指導作用轉變為探究性學習的組織和協助作用,站在學生層面來引導。這樣,學生的視野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才能逐漸開闊,思維才變得靈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進行價值判斷,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幫助學生進行整體思維定位,或提醒學生解決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探究性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反思,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評價,學會分析出現失誤的原因。如《魚香肉絲》一課,在開始教學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用圖片或文字交流課前準備的有關豬肉的營養價值情況,引導學生對這一課題進行深入探究,從具體的菜肴拓展到對更多肉類的了解。
(三)增加教學內容,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成功
開放性是探究性學習的最大特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僅僅把學習內容限制在具體的課本知識方面,應該多層次、多角度來傳授知識。探究性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具體的知識點出發,獲得關于社會的、生活實際的全面性知識。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應充分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解決一些綜合性的問題。比如,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勞技第一課《洗餐具》最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洗餐具的主要過程,希望學生在生活中動手實踐,掌握洗餐具的全部操作要領。但是,這只是知識的一個層面,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探究性學習的態度來培養學生熱愛家務勞動,爭當家務勞動小能手這一能力。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善于引導,除了讓每一位學生掌握洗餐具這一知識點之外,還要從父母下班后的辛苦做家務的層面,點出父母的付出與勞動示范作用,從而讓學生明白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地減輕父母負擔,并從父母的肯定中獲得勞動成就感。
二、讓學生成為探究性學習的主體
探究性學習的理論強調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為學生創設條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讓探究效率得到提高
探究性教學不只是教師改變教學方式,還要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改變學習理念。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進行自己總結,自我探究,以良好的學習心態來學習,從而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則要注意學生的學習心理是否發生變化,從學生學習狀態中了解學生的心態,適時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調控學習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性學習中來。
(二)積極引導,強化學生探究性學習過程
探究性學習的最大價值體現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比學習的結果更重要,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自我分析和合作交流,在探究中獲得生活能力的提升,這才是探究性學習的最終目的。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勞技第五課《擦玻璃窗》,學習的是生活中的小常識,從表面上看好像沒有什么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但是如果我們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卻是有價值的,因為學習這一課,能培養學生關心集體、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學生通過勞動實踐,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快樂,也掌握了勞動技能。同時,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還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動手對擦窗工具進行改進,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三)強化意識,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探究性學習中,只有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才能使探究性學習達到應有的效果。這里強調的不只是對具體知識進行探究,還應當對探究態度以及探究精神進行強化。所有的這些,都應該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我探究獲得。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勞技第二單元第三課《塑絲毽子》,教師只需結合課本進行簡單地教學,然后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經過這樣的討論、探究,學生相互合作,自主動手,完成作品,主動性得到鍛煉,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提升。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
三、運用多種評價手段,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
學習過程對探究性學習而言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善于總結,發現學生的優點,充分肯定學生的能力,保持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當然,對于學生的不正確的學習行為教師也要科學引導,及時糾正。我們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效果。
1.學生自評。讓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明確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沒有做到,以及該如何糾正調整。
2.學生互評。讓學生分組幫助評價。由于學生的年齡結構差異不大,關系親密,互相評價更有益于他們在探究性學習中共同進步。
3.家長參與評價。讓家長對學生在家的生活技能進行評價,或進行指導。
4.教師評價。在以上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明確學生下一步的奮斗目標。
總之,在勞技課教學中充分運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理念,既能讓學生學習到具體的知識、生活技能和經驗,又能讓學生在自主性、主動性學習過程中培養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