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形象演示法 時 分 秒 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A-0056-01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說的是我們生命當中的分分秒秒都是珍貴的,是用任何東西都無法與之交換的。而它的珍貴與它自身的價值意義相同。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時間貫穿在我們的生命長度之中,我們在時間的維度中創造價值。所以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時間的價值含義,這是進行“時、分、秒”教學的最終目標,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時、分、秒”作為時間單位的淺顯意義。
一、創設情境,進行形象教學
“時、分、秒”這三個時間元素是比較抽象的時間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僅憑教師的講解是很難使之對時間有具體明晰的認識的,所以教師要兼顧課堂內容特點和學生自身接受知識的特點,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對那些外化的東西比較容易感知并接受。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形象、生動、有趣的認知情境空間,讓學生更直觀地去感知“時、分、秒”這三個時間元素的意義,使學生在觀察、欣賞、動手、玩樂過程中感受到時間在不間斷地流逝。
首先是對時間進行整體認知。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正在滴答滴答響著的時鐘展示在小學生的面前,然后讓他們屏氣凝神感受時間分分秒秒地流逝。這時候學生的身心都是安靜的,他們會感受到超越數學之外的時間的意義。而后教師再讓學生觀察時針、分針、秒針的變化過程,繼而了解時、分、秒這三個時間元素的層次遞進關系:時高于分和秒,分又由秒累積而成,秒是最小的時間單位。
其次是對“秒”這一時間單位的認知。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具體的例子形象地引出“秒”這一時間單位。例如,教師可以模擬春節晚會的跨年倒計時,讓學生在進行“10、9、8、7、6……”倒數之后敲響書桌代替跨年的鐘聲,學生在倒數、敲擊桌椅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再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秒”這一概念有所掌握。
第三是對“分”這一時間單位的認知。由于分是由秒累積而成的,所以基于這一點,教師在進行“分”教學的時候,首先要利用時鐘由“秒”過渡到“分”。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多媒體顯示的時鐘,探究秒與分的關系。通過觀察,學生可以得知秒針繞時鐘轉了一圈,分針才挪動一小格。為了更明晰地觀察分針、秒針的變化,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用紙片做一個模擬的時鐘。學生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去明確“分”這一單位概念以及“分”與“秒”的差別。
最后是對“時”這一時間單位的認知。時是最大的時間單位。“秒”累積成“分”,“分”又積累成“時”,所以教師在進行“時”教學的時候要聯系“分”,將分秒的兌換方法運用到“分”與“時”上。
二、運用形象演示,進行“時、分、秒”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對剛剛接觸的新知識具有鞏固的作用,所以教師在講解完“時、分、秒”這一知識內容之后,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訓練。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采用擊鼓傳鐘的方法。教師首先要找一個擊鼓人,當鼓聲響起,學生就開始將正常運行的鐘依序逐個傳遞,當鼓聲停止,時鐘落到哪位學生手中,就由哪位學生讀出時間。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需核對學生讀出的時間正確與否。在這一游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為更有效地學習“時、分、秒”奠定了基礎。這一方法的運用,比做大量的習題更有效。
在進行“時、分、秒”課堂練習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在黑板上寫出具體時間,然后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與這一時間相對應的鐘表。這對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有重要作用。可以說,形象演示教學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豐富、有活力的數學學習空間,學生根據形象思維對“時、分、秒”這一知識進行具體的理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時間概念。
總之,“時、分、秒”這三個時間元素構成了時間。對于孩子來說,它作為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角色存在著。天性快樂、活潑的孩子還無法有意識地對其價值、意義進行感知,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運用形象的方法將這些時間概念講透,讓學生在了解時間概念的同時,懂得珍惜時間。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