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 脫口秀 口語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A-0070-01
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頗為關注的問題。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學資源相對較少,教學環境比較封閉,要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教學的難點。近兩年來,“脫口秀”節目日益盛行,學生們也總是喜歡模仿電視中的“脫口秀”主持人的摸樣。筆者嘗試在平時的教學中用“脫口秀”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
“脫口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積極心態的訓練。良好的心態是表達的基礎。而農村小學的孩子因為環境、家庭等原因,普遍存在膽小害羞,不善與人交流的缺點,即使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也是臉紅聲音小。針對這種情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筆者根據“脫口秀”的訓練技巧,首先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
筆者要求學生每天清晨至少默念十遍:“今天我一定要最大聲地說話,我一定要和同學愉快地交流,我要放松地大笑。”幫助學生建立起積極樂觀的心態。在長期的訓練下,很多學生都變得比以前開朗、自信了。班里有個小男孩,因為爸爸媽媽長期在外地工作,從小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看到陌生人就不會說話。筆者了解情況后,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與他聊聊家常,不斷鼓勵他按照自我暗示法進行練習,并且讓他爺爺奶奶督促。兩個學期過后,他有了明顯的改觀,課堂上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聲音也比較響亮了,課后也能和同學做游戲了。
二、口才訓練
口才訓練是“脫口秀”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對此,筆者根據“脫口秀”的訓練方式,采取了“五”字訓練法。
(一)每天至少與五個人有意識地交流。鼓勵學生在每天放學途中,碰到熟悉的老師、同學或鄰居,能主動熱情地交流,即使是不太熟悉的清潔工阿姨或者車上的司機,也要大方地問好。回家以后,主動把學校里發生的事情講給家里人聽,最好能做到有條有理。筆者還主動聯系家長,希望他們能有耐心地聽孩子的講解,并對孩子的講解給予合適的評價。長此以往,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每天大聲朗誦課文至少五分鐘。小學的課文大多圖文并茂,文字優美,內容抒情,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適合誦讀。但是,在現在的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往往布置孩子在早讀課上朗讀背誦,學生卻毫無語感地進行著所謂的朗讀與背誦。這樣的誦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對此,筆者利用每天的早讀課,和孩子一起朗讀,比賽誰讀得有感情,誰能讀出文章的韻味。孩子在激勵下,大都讀得聲情并茂。
(三)每天進行一次五分鐘的演講。演講是一種口語表達藝術,它不僅要求演講者的聲音清晰、準確,而且要求語言流暢自然,婉轉甜美,以充分顯示嚴謹的邏輯思維和語言魅力。筆者組織學生一起觀看名家的精彩演講,從聲音的清晰度到多樣性,從思維的準確性到邏輯性,從演講者的表情到儀態,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筆者鼓勵學生每天在鏡子前進行一次五分鐘的演講,演講的內容可以是自己寫的,也可以是網上摘抄后修改的,讓他們注意觀察自己的表情和手勢,并讓家長給孩子打分。每節語文課前,請一位學生上臺演講,請其他學生當評委,給予適當的點評。還可以進行班級評選,一周評選一位“演說之星”,一學期評選一位“小小演說家”。
三、輔助訓練
(一)堅持每天進行課外閱讀。要想讓學生形成豐富的知識體系,就必須培養他們堅持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二)訓練學生直面他人的目光,培養自信。告訴學生當別人投來羨慕的眼光時,就當做一種鼓勵;當別人投來不屑的眼光時,就當做一種鞭策。
總之,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注重創新,幫助學生切實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責編 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