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 第一學段 說寫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A-0072-0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第一學段“寫話”的要求有三: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在寫話中樂于運用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農村小學的孩子在寫話方面問題比較突出,教師應該為孩子的終身學習和有效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他們的開口說、動手寫抓起。
一、激發學生說寫的熱情和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有了興趣,就會說、愛說、敢說,就會寫、愛寫、敢寫。然而現在的農村教學中,許多老師只是簡單、粗糙地給學生提供一些示范,讓學生“依葫蘆畫瓢”,或是“教師說說,學生學學”。這樣機械重復的訓練,在進行說、寫的起步階段,還是可行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就會感到枯燥、無趣,也就激發不了他們的熱情和興趣了。那怎么才能激發他們說寫的興趣呢?
我們選擇的話題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征和認知規律,讓學生寫一些感興趣的內容,在豐富多彩的訓練形式中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
巧用過程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學生剛開始練習說、寫時,我們要放寬衡量學生的尺度,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發現不同水平的學生說、寫中的點滴優點并予以充分肯定。評價時一定要小心地呵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要以鼓勵、表揚、積極評價為主,一旦發現他們的說、寫中有一點進步就要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對日常的寫話訓練堅持做到及時點評;多朗讀學生作品中較好的文章或句子;及時表揚和鼓勵寫話有進步的孩子;通過批改符號、等級評定,肯定和贊賞學生的寫作進步;定期將學生的優秀作品在班級展示欄中展出,激發他們的寫話熱情。
教給學生說、寫的基本方法。例如,教給他們一般的說話順序。做某件事,觀察某事物,就用“先……后……”“開始……最后……”“先……再……最后……”等句式。如介紹某一處景物,可按方位的順序敘述;介紹某種物品可按先整體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體的順序敘述;等等。
二、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說寫的能力
(一)創設說寫的環境
只有在富有意義的情境中,才能刺激學生的語言動機,豐厚他們語言的積累,推動學生語言能力的進步。例如,讓學生運用文中的詞語句子說寫。另外,我們要讓他們在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氛圍里,思維活躍、順暢,盡情地張揚個性,產生說寫的欲望。這就要求教師平時以平等語氣與學生溝通、交流,交流中要態度可親,語調平和,循循善誘;同時傾心聆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暢所欲言,為寫話累積素材。
(二)借助游戲
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教師要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游戲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對于培養說寫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如組織學生進行猜字謎活動,讓他們猜字組詞,組詞說句,再讓其他同學進行修正、補充、完善,使他們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對于這種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活動,學生興趣濃、印象深,學習效果好。
(三)聯系生活實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現實生活的變化。為了提升學生的說寫能力,教師要引導他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物,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想所做寫下來;同時讓他們讀出來給其他同學欣賞,比一比看誰觀察能力最強,寫出來的內容最有趣。
(四)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中的課文、插圖以及作者省略的地方,都可以借用。尤其某些文章的結尾留有想象的余地,讓人回味無窮,可以引導學生按照文章的思路進行合理想象,引導學生利用插圖對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點進行補寫或擴寫練習。如《坐井觀天》一課,小鳥讓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青蛙會跳出來嗎?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怎樣的景象?啟發學生發揮想象續編故事。小學最佳的作文訓練形式是想象作文,所以依托教材激發學生想象,是切實可行。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說寫能力,我們必須從第一學段開始,就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說好寫好。
(責編 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