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簡單應用題 思維品質 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A-0083-01
數學家斯托利亞爾說:“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學習的本質就是要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簡單應用題是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開始。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引導學生從讀題、編題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拓寬解題思路和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一、多讀,培養思維的準確性
讀題是解答應用題的基礎,是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吸取知識、發展數學思維、學習數學語言的重要途徑。從小開始注重學生的讀題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準確性。例如,在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第一種分法)”時,我創設了兩個問題情境:(1)有6個桃子,分給2個小朋友,有幾種分法?(2)有6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學生通過仔細讀題,體會到分東西有兩種分法:一種是每份分得不一樣多(不平均),一種是每份分得同樣多(平均分),從而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意義,為正確答題打好基礎。
二、多說,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學生學習時容易出現不加分析、抓住題中的只言片語就猜算法的情況,通常是會做了卻說不出理由,主要原因是沒有真正理解。語言是思維的窗口,多說有助于思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對應用題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學中,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應用題的條件、問題、解題思路和方法;在列式解答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說清算式的意義,直至質疑、釋疑。例如:小麗有16本書,是小華的2倍,小華有多少本?學生列式:16÷2=8(本),這時,老師追問:“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思路和方法,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學生印象深刻,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鍛煉了表達能力,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多動手,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皮亞杰說:“智慧之花開在手指上。”讓學生多動手,親身實踐,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開發智力。如在教學“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時我讓學生動手操作并思考:在第一排擺2根小棒,第二排擺的根數是第一排的5倍,第二排擺多少根?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接著再擺,讓學生把第一排先空出來不擺,第二排擺10根,是第一排的5倍,想想第一排擺幾根?為什么?通過擺小棒,使學生明白了求第一排擺多少根,要根據第二排擺的根數及倍數關系,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出1份數,也就是第一排的根數了。學生通過操作獲取的知識記憶深刻。教學中,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在實踐中嘗試來解決問題,并能把此方法和結果靈活進行遷移,用于解決新問題。
四、多編,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在簡單應用題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正確列式解答外,還要進行編題訓練,讓學生思維得到延伸。如用8和4編題:
1.小芳家有8只白兔,4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2.小芳家有8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4只,黑兔有多少只?
3.小芳家有8只白兔,比黑兔少4只,黑兔有多少只?
4.小芳家有8只白兔,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4倍,黑兔有多少只?
在編應用題的思維活動中,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編出新的應用題,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開拓了思路,擴大了知識面。這樣訓練,既有利于復習舊知識,又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五、多變,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簡單應用題是伴隨著四則運算概念的引進而出現的。為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應注意把應用題、文字題和現式題進行有機結合,把現式題改變成文字題,把文字題改變成應用題,或把應用題改變成文字題,再列現式題等。如:25×4=?這道現式題變成文字題是:25的4倍是多少?可以編成這樣的應用題:書架上有25本故事書,連環畫的本數是故事書的4倍,連環畫有多少本?反之亦然。經常有計劃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安排這樣的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能從不同的思維方式中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總之,在簡單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兒童的認識規律,重視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適時點撥、多方訓練,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