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游戲 平臺 思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A-0085-01
在教學中,筆者進行了長期的嘗試,發現巧用生活游戲元素,既切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又能搭建妙趣橫生的數學活動平臺,高效地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訓練。
方法一:口算棋盤顯智慧
1.新手入門
低年級的教材中口算訓練是重頭戲,為此,我們設計了口算棋??谒闫宸譃榧臃谒闫搴统朔谒闫鍍煞N。加法口算棋主要適用于一年級學生訓練20以內的加法。乘法口算棋主要適合二年級學生訓練1~9的乘法,它分為兩個階段來練習,分別是1~6的乘法口算棋盤和1~9的乘法口算棋盤。
以下是1~6的乘法棋盤:
落子規則:①雙方各持黑白棋子,以錘子、剪刀、布來確定誰先落子。②一次下兩個棋子,一個擺在空格盤,表示“幾×幾”。如,擺在第一行第一列表示“1×1”;另一個棋子擺在得數盤,表示積。如“1×1=1”另一個棋子就要落在得數盤“1”的位置上。③積相同的可以把得數盤中的棋子吃掉,但空格盤中的棋子不動。④空格盤中的棋子擺滿后,對比得數盤中的棋子,哪方棋子多,哪方贏。
2.棋藝大切磋
低年段每周可安排一節課讓學生下棋,先學習下棋規則,再教如何巧勝對方。每班各挑選幾名優秀選手進行“棋王爭霸賽”,最后角逐出“口算棋棋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口算能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有些二年段學生原來很難記憶乘法口訣,他們在玩口算棋之后,對乘法口訣脫口而出,倒背如流。不但孩子們喜歡口算棋,連家長也反映有了該棋后不用再逼孩子背口訣、練口算了,家長們也可以參與孩子的游戲,既可親子娛樂,又能達到促進孩子學習的目的,真是一項好玩又實用的數學活動。
我們采用二年級兩個平衡班進行實驗比對:二(5)班展開口算棋訓練,二(6)班未開展口算棋活動。經過一個學期的跟蹤、記錄、調查研究,發現二(5)班的孩子們在口算能力抽測中,3分鐘內完成50道題的有42人,正確率達100%。二(6)班完成的只有30人,正確率為94.7%。由此可見,口算棋對提高學生口算能力效果顯著。真可謂:“小小棋盤真有趣,加減乘除里面藏。黑白碰撞智慧顯,棋盤子多它就贏。課間對決火花閃,課余爭鋒我最強。”
方法二:玩轉骰子天天樂
在一年級學生學完蘇教版第八單元加法和減法后,還可以組織這樣的活動:假設任意扔兩粒骰子有可能會出現這兩個數字:3、4,根據這兩個數字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是:3+4=7,4+3=7,7-4=3,7-3=4。訓練一周以后提高難度,骰子數量增加為四粒,游戲方式改成:“玩轉骰子,加減得8”(每個骰子上的數字必須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通過加或減,最后算出得數是8),任意扔四粒骰子會有可能出現這樣四個數字:2、4、4、6,列成的算式是:6+2=8,4-4=0,8+0=8,學生可以天天玩。也可以設計成“玩轉骰子,天天樂”的周積累卡,做完后加花邊修飾,制成美麗的學習積累卡。這個活動簡單易操作,學生一學就會,而且很喜歡玩。
“玩轉骰子 天天樂”周積累卡
(加減得8)
班級 姓名 座號
方法三:撲克牌里點子多
到了二年級,學了表內乘除法后,可以讓學生與撲克牌“親密接觸”,玩“算24點”。玩法如下:一副撲克牌54張中抽去大鬼與小鬼,剩下52張,(初學的學生只用1~10這40張撲克牌)任意抽取4張牌(稱牌組),用加、減、乘、除把牌面上的數算成24。每張牌必須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5、8、6,那么可以這樣算:3×8=24,6-5=1,24×1=24。到高年級可以用上52張牌。隨著卡片的增加、數字的變大,難度也呈梯度上升,極度挑戰學生的思維。這項活動同樣也可以做成“挑戰‘24’,天天樂”的學習積累卡。這個活動入門難,一旦學會了,學生就會很感興趣,享受到思維碰撞的樂趣。
教師在搭建課堂活動平臺時,應遵循以下原則:關注游戲活動對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注重游戲練習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注重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使學習內化成自身一種需求。
這些來源于生活而又富有知識性的數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思維平臺,引領著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思辨,學會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夯實了數學思維基礎。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