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教育概念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我們人類特有的活動。人是有意識的存在,教育是生產經驗的傳授、社會行為規范的教導,都是在明確意識驅動下產生的有目的的行為。說起教育,不能不提到學校以及與其有著重要關系的家庭、社會三者。學校是教育三大因素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承載太多希望和批評的范疇。社會的認知因為長期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全部重重壓在學校身上,卻把教育中的另兩個環節給淡化了。“家庭”“社會”這兩個因素往往是在被遺忘的背后突顯其重要性。
一、學校以教書育人為準則
本人認為學校應以育人為主、教書為輔,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可分為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時還拓展為職業教育,但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功能是基礎性教育教學。但現實社會觀念中,人們把學生的成績看得很重,忽略了學生道德品質的修養,導致學校、家庭及社會產生了一些矛盾。學校不是萬能的,家庭及社會二者因素也在起著主導作用,三者都應該是責任的承擔者。
二、隨著整個社會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以及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一個孩子從出生直至長大成人,始終伴其一生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這種教育來自父母兄弟姐妹,甚至來自于自己的子女。所以說家庭教育是一種具有血緣關系的親情教育,也是一種非正規教育。很多時候,家庭教育是一種本能的驅使,是無法選擇的。與學校相比,家庭是子女天然的第一個乃至終身接受教育影響的場所。成功的家庭教育,對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起著重大的推動
作用。
三、社會教育對于各階段成長中的人們有著重要的意義
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可以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從“封閉式”走向“開放式”,使學校教育這一系統與整個社會系統發生密切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與社會活動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探索精神。
有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在對初二和高二學生的抽樣調查中,
回答社會教育作用影響最大的占40%,由此也說明了社會教育的重要意義。
總之,當今世界瞬息萬變,我國已進入“信息社會”時代,面臨著知識、經濟、科技的挑戰,這一形勢對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即要求三方面教育有機結合,形成合力,形成教育一體化,充分發揮整體教育的合力功能。
(作者單位 辛集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