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隨著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的改革力度,積極實施教育模式改革以及課程改革,在提升我國教育水平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多元化發展,結合當前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現狀,對如何做好現階段的聲樂教學工作進行詳細的探究與討論。
關鍵詞:青少年;聲樂教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探究與討論
近些年,隨著我國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家長在培養和教育子女的方式上也呈現出一種多樣化的趨勢,比如讓孩子學習聲樂、學習鋼琴、學習游泳等等。但由于他們自身能力有限,因此在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以及學習效率都不是很好。本文就結合當前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現狀,從青少年歌唱發音等方面,對如何做好現階段的聲樂教學工作進行詳細的探究與討論。
一、對聲樂教學進行有效改革的重要意義
現階段,在青少年的聲樂教學過程中,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家長對合唱藝術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以至于對孩子報名參加合唱團產生了一些錯誤的看法,將合唱簡單地理解成為多人一起唱,根本無法聽到孩子自己的聲音,而且其大部分時間一起訓練,缺乏單獨鍛煉的機會,更別要求老師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一般來講,合唱藝術是一種集語言以及音樂和演唱等為一體的藝術。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講,合唱藝術是當前聲樂教學活動中最具有表現力,也最具內涵的演唱形式。依據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又可以將其理解成為一種個體之間相互協作以及相互配合的集體藝術。此外在合唱訓練過程中,不但能夠極大地增強孩子自身的音樂素質能力,同時也能在訓練過程中有力地保護好孩子的聲帶。所以讓孩子報名參加聲樂活動中的合唱訓練,不但能夠有助于他們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拓展他們的想象力,同時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自身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并在訓練中增強他們個體之間的相互配合協作精神以及集體榮譽感。
二、改善聲樂教學的有效方法與措施
1.做好高分辨聲音的發音訓練
應該說,這項訓練是當前青少年在聲樂教學活動中感知旋律的重要基礎。在教學中通過對各個音高的高低不同進行相應的分辨,能夠幫助他們樹立一個相對初級的旋律及初級思維意識。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首先要依據一定的旋律音程進行相應的高模演唱練習,不過在選擇旋律音程時,一定要確保其在三度。因為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相對簡單以及穩定的音程關系,讓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地領會音高的不斷變化,以更進一步加深音節的高低概念。隨著他們對簡單音高的熟悉和掌握,教師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適當地增加一定的純四或者是純五度的模唱練習,特別是在進行純五度練習時,可以依據練習的效果適當地增加一些和弦分解訓練,這樣就能在訓練過程中幫助學生對純四度與純五度之間的音高差異進行有效區分,同時也為日后的和弦訓練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比如:練習中,將三度加四度或者是五度加二度形成六度音程;五度加三度形成所謂的七度音程。五度加上四度形成八度音程,這樣就能幫助青少年在聽覺感受的基礎之上構建一個相對準確、合理的聲音概念。另外在練習中,可以輔助一些視唱練習,來進一步地鞏固和加深青少年對每個音高概念的基本認識。比如在進行大、小三度練習時,可以選擇《劃小船》進行相應的練習;在進行純四度的練習時,可以選擇《黃河大合唱》進行樂句練習。
2.音程發聲訓練
一般情況下,在二聲視唱當中,大小三度以及六度是其主要因素。不過在訓練中需要注意的是其他一些的協和以及不協和的音程。而且經過一段時間后,我們可以清楚地意識到旋律間其實質其實就是旋律音程同和聲音程之間不同方向上的相互結合。因此可以說音程是聲樂教學中多聲部視唱練習的有效基礎,只有做好了音程練習才能做好相應的多聲部視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青少年進行音程訓練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橫向旋律音程進行有效練習,然后在進行和音部音程的縱向練習;在練習中,先熟悉單聲部旋律,然后再依據一定的標準將兩個聲部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練習,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在對青少年進行音程練習時,對于那些相對較難且唱不精準的不協和音程和遠距離音程進行練習時,則需要借助一些有效方法來加強練習。一般都會采用搭橋或者是找傾向音。比如在進行cl-b1練習時,由于它是上行上的一個大七度跳進,因此我們在練習過程中,可以依據音程自身的特點,找到位于cl上方的一個純八度c2,然后在反方向找到位于下行處的小二度b1,這樣在練習中就相當于形成了一個cl-c2-b1旋律音程。等學生唱準之后,可以將其中間的c2去掉,這樣就能夠幫助他們較為準確地唱出c1-b1音高。
近些年,隨著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的改革力度,積極實施教育模式改革以及課程改革,在提升我國教育水平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多元化發展,本文就結合當前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現狀,對如何做好現階段的聲樂教學工作了進行詳細的探究與討論。
參考文獻:
[1]鄭愛萍.“打嘟”與“哼鳴”練習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J].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
[2]金素月,楊蓓.談心理效應在聲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3]郭儷雅.青少年變聲期聲音訓練的探索與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精河縣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