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對傳統教學提出了挑戰,傳統教學必須進行創新,以適應新課程理念的發展要求。本研究從教學原則創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創新、創新性師生關系、創新型教師隊伍等方面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歷史;教學創新
新課程改革要求現代教學通過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實現教學的不斷創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為適應教學發展的需要,必須進行教學創新,創新教學原則、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建立創新型師生關系,培養創新型教師隊伍。
一、創新初中歷史教學原則
歷史是一門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藝術以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綜合學科,因此,歷史教學原則具有多層次性和多方聯系性的特點。具體包括:歷史發展中政治、經濟、文化的縱向和橫向聯系;歷史發展的因果聯系;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之間的聯系;歷史演替與時代發展的聯系,等等。這些聯系將地理知識、政治知識、語文知識融入歷史教學之中,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分析歷史。為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創新,初中歷史教學原則也要進行創新,實現多層次、多方位的歷史教學。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要采用多維教學法和串聯教學法,以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地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創新思維。
二、創新初中歷史教學理念
理念行動的先導,是創新的靈魂源泉。教學理念是教學活動的指引和統帥。目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中應試教育意識濃厚,尚未完全轉化為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但是,《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強調初中歷史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和歷史素養,因此,初中歷史教學理念必須進行一定的創新,以適應新課改要求。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點把握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情緒及情感,提倡“自由、協作、研究”的教學方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變傳統教學理念中只注重教而忽視學。教師要樹立“學生為中心”,即既教書又育人的教學新理念,改變傳統教學理念中“教師中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理念。
三、創新初中歷史教學方法與模式
初中歷史教學創新的關鍵是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創新。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的方式有限,教學手段單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需要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因此,引入多媒體技術教學是必然趨勢。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將搜集到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歷史視頻、圖片等資料,通過多媒體技術表現不同背景的歷史事件,可以讓學生通過視頻和圖片等資料切身感受到歷史的發展過程,從而激發他們求知探索的欲望。可以通過立體的,動態的、連續的、全面的表現手法展現初中歷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可以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全方位的展示。多媒體技術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千變萬化,學生更容易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不僅教學效果理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被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學質量也會明顯提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現狀,實行情境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是指教師設定一定的歷史情境,將情境中不同角色的具體分配給學生小組,通過各學生小組的角色扮演,將特定的歷史過程模擬出來。通過情境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歷史人物的政治思想和歷史抱負,使學生的情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升華,培養學生對歷史資源探究和開發能力,實現歷史教學創新的目的。
四、建立創新型師生關系
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知識傳授者”的地位,形成平等互動的教學環境,建立起平等和諧的、互動共生的師生關系。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知識的傳遞途徑是不可逆的,缺乏師生互動的溝通交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朋友和傾聽者,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由發言。比如,講解“鴉片戰爭”歷史事件時,教師可以提出“如果當時林則徐沒有禁煙,那么英國是不是就不會發動侵略戰爭”這樣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性思考,有利于學生對歷史重大事件的理解和把握。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都能參加歷史教學實踐活動中,并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與指引,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言而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創新師生關系,建立和諧、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以滿足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目標要求。
五、培養創新型教師隊伍
初中歷史教學創新的基礎是創新型教師隊伍。要進行教學創新,就必須培養一支創新型教師隊伍。目前,多數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創新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努力,并在教學改革和創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遠遠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創新教學的要求,教師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還需進一步提升。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改革傳統授課方式、方法,打破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構建開放式的先進科學的課堂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豐富、多樣,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模式,提高教學業務能力和個人素質,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此外,有關部門和單位還要積極配合,為教師創新能力培養創造一定的便利條件,有條件地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與進修,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要讓歷史新課程真正能夠體現課程的“新”,讓歷史教學不斷的“新”,必須進行創新,以適應新課程理念的發展要求。本研究從教學原則創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創新、創新性師生關系、創新型教師隊伍等方面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
參考文獻:
[1]范慧舫.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歷史教學新思考[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7):242.
[2]任斌英.試論新課改下如何創新初中歷史教學[J].現代閱讀,2012(19):114.
[3]張現宏.淺析初中歷史教學的創新[J].學周刊,2012(6):7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沙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