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動起來而作業正是學生動起來的最直觀的見證。數學作業的批改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是教師獲得學生學習指導、彌補學習差漏、調整教師教學方案的一項重要工作。新課改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目前初中數學作業批改的改革卻相對滯后,影響了整個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作業批改環節中暴露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已成為培養學生能力,尤其是創造能力的障礙。如何去改變這一現象呢?對數學作業的批改我做了這樣的改革。
一、指定批改學生,分配批改任務
一個班級通常由四至六個小組組成,將優秀、中等和后進生統籌搭配到每一個學習小組。每小組最后三四個成員,確定一名組織能力好、基礎扎實的學生為組長,然后按一定次序,讓組員輪流承擔本組的批改任務。當課堂教學結束,作業布置完畢后,教師可以公布本次各組承擔批改任務的學生名單。同學們的課后作業就由小組成員間交互批改,然后讓組長將批改中發現的問題統一匯報給老師。這時,老師再對各組批改中發現的典型問題或錯誤進行“會診”,找出錯誤緣由,然后講解正確的解答方案,并重點講解疑難問題和教學重點,努力將小組內每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二、實施面批,做好批改記錄
在每次作業批改之前,老師可以與承擔批改任務的學生一起,針對待批改的作業實際情況,研究和擬定批改方案,找出批改的重點和注意事項,然后對承擔批改作業的學生逐個當面批改,給他們做出批改示范。如注重解題過程的評價,批語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經過教師的當面批改和指導,相當于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了一次認真的反思,也明確了正確答案和批改方法,回到班上,就可以針對自己的批改對象進行另一種層次的當面批改。當發現錯誤時要同作業主人一起分析錯因,及時加以糾正,并將所批學生的作業成績及所發現的新穎解法、典型錯題記錄下來。與老師、班內其他同學一起探討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法。這樣做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使學生及時地改正。
這種分層次的當面批改作業的方法,是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步改進和完善而成的,在探索的過程中,始終將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要求放在前面。深受學生的喜歡。也改善和強化了教學效果,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減輕了教師批改作業的負擔。
(作者單位 河南省清豐縣城關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