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教學標準明確指出,高中生物課程的設計應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聯系,注重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因此,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改進
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教師要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學有效性。下面,本人就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教學方法的改進。
一、注重拓展知識內容,提供知識相關背景
生物教師應注重拓展和豐富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必修知識的相關背景,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1.知識點的相關背景,主要包括歷史沿革、知識原理、發展前沿、實際應用、名人故事等;2.學習方法的相關背景,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觀察實驗、動手操作、設計組織等多種方式。生物學的很多發現都建立在物理和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并在新型研究手段的應用中得到了突破性進展,同時也反過來促進了現代化的進程。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引出概念與規律的同時,提供科學發展史的相關內容。如:光合作用的發現;酶的發現:DNA結構發現于X射線的應用基礎上;短跑時人體血液中乳酸含量的變化;人類和水稻基因組序列的測定;青少年身體長高的原因;農作物增產的溫控措施等。通過這些背景知識,學生可以認識規律及概念的形成過程,領悟到科學發展的創新性,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和態度。
二、搭建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平臺,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一人獨占課堂,一講到底,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于是新課改理念要求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作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教師加以適當引導,把自己的一言堂變成全體師生的群言堂,為課堂注入新的生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現自我風采,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并在自主探究、自主學習中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現行的高中生物教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資源。例如,蘇教版教材中每一部分都包含邊做邊學、課題研究、積極思考等模塊,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內容,指導學生針對特定資源進行自主探究與學習,成為真正的探究者。如:在教學“種群”這一節時,其中“邊做邊學”板塊的內容為模擬動物種群密度的標志重捕法,此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黃豆來模擬這一地位中動物種群的個體數量,用紅豆來模擬該種群動物,讓學生四人一組進行模擬練習。學生紛紛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并嚴格按照要求及步驟進行模擬,但是最后各組統計所得的數據與實際數字具有較大的差距,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黃豆和紅豆沒有充分混勻。”有的學生說:“抓取次數過少。”還有的學生說:“應該隨機抓取。”然后,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就“如何減少種群密度實際調查過程中的誤差”進行相關探討。整節課氣氛都非常活躍,學生的情緒高漲,并在探究、體驗中獲得了相應的知識和樂趣。
三、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提高學生實踐技能
新課程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注重鼓勵學生參與實踐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科學是一種對自然規律的認知與發現,任何一種理論的產生都必須接受實踐的考驗和檢驗,并通過不斷的科學探究而不斷發展,實踐對于人們掌握與完善知識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只有不斷地參與實踐、積累經驗,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并靈活運用知識,增強學習過程的實效性。由此可見,實驗能力是學生提高自身生物素養的基礎所在。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教材中的各種實驗,來感悟實驗過程的設計理念,總結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并善于控制和改變實驗條件,達到更為理想的實驗效果。此外,還要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實驗器材,正確觀察實驗現象,正確解釋實驗結果,正確得出實驗結論,正確總結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及原理。例如,學生可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實驗設計:一是針對教材理論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如生長素的向光性實驗、遺傳育種實驗、動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等;二是運用科學理論,針對社會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設計實驗方案;三是根據實驗目的,自主選擇實驗條件,設計非限定性實驗方案。此外,教師要注重拓展實驗教學方式,將課本中的演示性實驗改為學生自主實驗,適當增加創新實驗和課外實驗,拓展學生的參與機會,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例如,鼓勵學生做“玉米或果蠅的雜交實驗”,利用當地的植被來檢測環境對生物性狀的影響等。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所學的知識真正“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便于學生更好地記憶和掌握。
總之,高中生物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只有適合學生的方法才是好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新課標對教師會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廣大教師不斷改進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認真落實新課標要求,找到更好更高效的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汪忠,劉恩山.生物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余偉.創新能力培養與應用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云南省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