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民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但是,當今的數學教學效率卻令人擔憂。對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效率進行簡單的介紹,以期讓學生在有限的45分鐘里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思想;應用意識;開放性試題
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環境下,數學成績在高考分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都知道2008年全國數學試卷難度比較大,有多少學生在考完數學之后流下了眼淚,在這里我們不必追究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的失利,除此之外,我們看到的就是學生對數學的重視,但為什么數學課堂效率還是不高呢?細細反思,學生找不到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數學的魅力,讓數學課堂45分鐘實現效益最大化。
一、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習的精髓,基本數學思想則是體現或應該體現于基礎數學中的具有奠基性、總結性和最廣泛的數學思想。通過數學思想的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也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我們要借助數學思想在數學課堂的滲透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為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數列”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有關的知識點、能夠順利解決有關數列的知識,我認為向學生滲透一定的分類與整合思想和轉化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如:已知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常數λ>0,且λa1an=S1+Sn對一切正整數n都成立,①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②設a1>0,λ=100,當n為何值時,數列{lg1/an}的前n項和最大。(解答過程略)本題考查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對數等基礎知識;考查了學生的思維、運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將數學方程、分類與整合、化歸與轉化等數學思想滲透在解題的過程當中,隨著數學思想的不斷深化,學生的解題技巧也會隨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結合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
數學的價值就是讓學生學會應用,學習數學不僅是為了要在考試過程中取得高分,考上一個理想的學校,教與學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應用,學會如何利用數學知識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調動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
學習“函數模型及其應用”時,我們就可給學生設立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解決的過程中,找到學習數學的興趣點,讓學生學有所用。如:假設你有一筆資金用于投資,現有三種投資方案供你選擇,這三種方案的回報如下:
方案一:每天回報40元;
方案二:第一天回報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報10元;
方案三:第一天回報0.4元,以后每天的回報比前一天翻一番。
請問:你會選擇哪種投資方案?
看似簡單的一道試題,其中包含了函數的基本知識點,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價值,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三、進行開放性試題練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學科,需要創新,需要學生的探究能力,但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教師對課堂的主宰都限定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沒有主動探究、主動發展的空間,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性試題的練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給學生一定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一些試題進行一題多解,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促使學生得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如:設數列{an}{bn}都是等差數列,若a1+b1=7,a3+b3=21,則a5+b5的值?
解法一:因為數列{an}{bn}都是等差數列,所以,數列{an+bn}也是等差數列,故由等差中項的性質得,(a5+b5)+(a1+b1)=2(a3+b3),即(a5+b5)+7=2×21解得:a5+b5=35。
解法二:設數列{an}{bn}的公差分別為d1,d2,因為a3+b3=(a1+2d1)+(b1+2d2)=(a1+b1)+2(d1+d2)=7+2(d1+d2)=21;所以,d1+d2=7,因此,a5+b5=(a3+b3)+2(d1+d2)=35。
兩種不同的解法彰顯了學生不同的個性,教師不要去否定學生的想法,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探尋新的解題思路,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最終讓學生在短短的45分鐘內獲得更多的知識,實現效率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娟.淺談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2(23).
[2]耿昌琴.巧設開放性練習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10).
(作者單位 貴州省貴陽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