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世界來看,說英語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任何語言的人數,十幾個國家以英語為母語,45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二十幾億)講英語。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指教和學相互促進。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取得進步,教師也得到提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將以學定教,教學相長的觀點滲透到英語教學過程中,為實現高效的英語課堂打下基礎。
一、課前預習,提出問題,實施以學定教
以學定教是相對于傳統的以教定學而言的,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授課時,主要是依靠大綱的要求,將本節課的基礎知識點,重點難點等按部就班地傳授給學生,此刻的學生已經失去了主體性,他們沒有主動權,只是被動地接受著教師灌溉的知識,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較差,所以,在課程改革的情況下,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采用以學定教,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Travel journal時,在上課之前,我讓學生進行自學,進行課前預習,并讓學生記錄下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的問題,比如:本節課需要掌握的詞匯量(journal,transport,finally,persuade,insist,proper(ly),determine(d),record,topic,familiar,brave,change one’s mind,detail,waterfall,plain,delta...)對于他們的發音、意思的理解哪些有困難;對于需要掌握的語法是不是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其正確的使用方法等,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反映出的問題,有目的地去教學,并引導學生去理解optimism,persistence and confidence的情感,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搞好學法指導,提高效率,教學相長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需要有恰當的教學方法,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The Olympic Games”時,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2008年奧運會的一些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的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關心學生,以愛為本,理解尊重學生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和諧英語課堂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教學相長,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尊重,教師要以愛為本,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對學生實施多元化評價,要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進行及時捕捉,并給予鼓勵和保護,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關注、尊重。毫不夸張地說:有時候,教師不經意的動作就會讓學生感受到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便會被調動起來。而且,對于高中生,我們也要學會理解、學會尊重,這個時期的學生比較敏感,壓力也比較大,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真心的關心學生,不光是學習上還有生活中,要以愛為本,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充滿愛的環境中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教學相長。
總之,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讓“以學定教、教學相長”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點,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作者單位 江西省高安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