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教學的中心議題,高中數學更是要以教育性、開放性、啟發性和探索性為內涵,構建一種終身的、合作的、自主的、探究的學習模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學;合作學習模式;應用
高中數學學習對幫助學生認識世界、認識生活,提高社會生活適應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數學價值的開發,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理性思維,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數學素質也是現代中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從數學的影響度來說,它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上好高中數學課,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是數學教師要積極思考的問題。
一、創設情境
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本次課程的內容,根據實際需求解決實際問題,設置有關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課堂情境增加生活實踐能力,找出問題關鍵,發揮想象,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并養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二、明確任務
為了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和任務,這些學習內容除了要有合作價值外,還可以,讓小組中每個成員都參與進行,互相溝通,互相學習,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就能擺脫小組學習的盲目性,找準目標,快速解決問題。
三、自主探索
作為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用自己的能力去認識、質疑和思考,端正學習態度,主動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和自學能力。最后,學生也將親身體驗自然內化為穩固的知識系統,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四、合作交流
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要學會如何傾聽和吸收,還要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同時了解、尊重別人的想法,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心理情緒,促進理性認識的形成,養成互利合作的良好習慣。
五、有效及時的管理和評價
合作教學的開展,最重要的還在于教師對學生客觀、中肯的評價,作為教師,要運用正確的評價方法,及時進行有效的評價,對每個小組的合作情況和總體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評估,并指導學生進行互評。
總之,合作教學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不斷探索,積極引導學生吸收、內化,加強經驗總結和課堂訓練,使合作課堂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扎實推進數學教學的發展。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