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發揮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引導作用。教師要培養學生濃厚的作文興趣,在廣泛閱讀和觀察生活中學會積累材料,同時要多寫多練,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學會修改自己的文章并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關鍵詞:中學生;寫作能力;措施
中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寫作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語文科目中的地位尤為重要,而現在大部分中學生寫作水平普遍很低。中學語文教師主要應該從以下七個方面著手來提高中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培養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是提高中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教師對學生做出的積極評價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寫作熱情。
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觀察生活以積累素材
通過大量的閱讀,提高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積累,使得學生在拿起筆作文時有話可說、有物可寫。中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積累素材,并養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
1.引導學生廣泛閱讀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從閱讀中尋找作文的興趣,從浩瀚的書海中擷取一朵朵生活的小浪花,豐富生活的底蘊。
2.引導學生敏銳、深刻地觀察生活
要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生活,提高觀察能力。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羅丹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熱愛生活,讓生活成為作文的源頭活水,成為永不干涸的源泉。
三、鼓勵學生多寫多練
有了深入生活的觀察,廣泛閱讀的積累,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寫、多練。寫作練筆是一項艱苦的勞動,教師應引導學生多練筆,引導學生進行多寫、多練,必將有效提高中學生的作文能力。
四、讓學生合理的模仿寫作
“模仿法”就是向學生提供語言或篇章范例,讓學生通過對其進行語言形式、表現手法、行文章法乃至立意等方面的模仿而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
經過語言、結構、立意三個方面的模仿訓練,可以切實有效且快速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五、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創新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思想新,二是材料新,三是表現形式新。
思想是文章的靈魂,因此思想新最為重要。材料新,有新的論據、新的故事、新的人物、新的景象,也能動人,給人以啟發。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思考,推陳出新。只有多觀察、多思考,才能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六、讓學生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
反復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養成良好的修改習慣,就是讓學生能夠獨立作文。這不僅調動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而且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和教育觀點。
“改”是“寫”的進一步深化,修改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的長期引導和鼓勵。
七、讓學生續寫、改寫優秀作品
在課堂教學中,對一些優秀的名篇名作,教師應啟發學生加以聯想、想象,并引導學生在課后用現代人的眼光進行改寫、續寫,并在下一次的作文課上閱讀、分析一些學生的優秀文章。改寫、續寫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續寫、改寫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進行思維創作,并在學生中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綜上所述,要切實提高中學生作文水平,應該積極發揮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引導作用。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進步,不斷摸索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要督促和訓練學生多觀察生活、廣泛閱讀、多積累、勤練筆,將勤思考與模仿訓練、寫作與修改相結合、發揮想象力進行續寫,從而有效地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盱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