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需要通過實驗去驗證理論,同時又需要通過實驗去發現新的理論。生物實驗課是學習生物學知識和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一種非常重要的途徑,在整個高中生物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現行生物必修教材中涉及的各類實驗活動進行分類總結,并在此基礎之上總結規律和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關鍵詞:生物;實驗活動;教學啟示
一、生物實驗活動課程的重要性
在我國舊的課程體制中,由于培養目標不明確、評價方式單一等,導致學生學習方式單一,學科課程中的實踐活動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大力提倡活動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實驗活動課,生物實驗活動不僅是基本的、重要的學習活動方式之一,還是全面實現學科培養目標所必不可少的學習活動方式。因此,它是生物學科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當前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在強調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個性特長充分自由發展,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由單一向多樣化轉變,強調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今天,在生物學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更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
二、對現行必修教材中各類實驗活動的總結與分析
教育部于2003年制訂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有多個版本,但都分為6冊。分別是必修3個模塊和選修3個模塊,現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為例,對生物必修部分的實驗進行總結,實驗活動教材的類型較多,有實驗、技能訓練、模型建構、課外制作、實踐、探究、調查、科學·技術·社會等。具體實驗活動課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