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伊始,我校開展“走進課堂暨達標課”活動。學生與教師一起探討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尋找優質課堂高效的途徑,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此,我精心準備了一節多媒體課《行星的運動》,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針對這節課存在的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本節課的定位
《行星的運動》這節課內容對第六章《萬有引力和航天》的教學起著引領作用,同時又為本章重點內容“萬有引力定律”的學習起鋪墊作用。這節課內容的突出特點:知識容量少,但包含的科學史料豐富。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應立足于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的方法教育。讓學生在科學家關于天體運動的問題研究歷史中,感悟科學家求真、求簡的科學思想方法和科學精神。
二、授課過程
這節課我采用的是多媒體授課的方式,用溫家寶總理《仰望星空》這首詩作引導入新課。在提問與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讓學生了解人類對行星運動規律的歷程,進而提出開普勒三大定律。
三、這節課主要存在的不足
不足一:《行星的運動》這節課史料豐富,但容量少,所以課前我給學生把預習任務已經分配,但對學生預習指導,檢查不到位,多數學生偷懶,根本沒有預習,因此預習的目標沒有達到,導致學生打了一場無準備之戰,對于課堂上我提出的問題,學生的回答不盡如人意。這樣一來學生互動環節的效果就不好,課堂氣氛就顯得沉悶乏味了。
不足二:事先對課堂會出現的問題估計不足。我的公開課安排在下午,那天天氣晴朗,太陽光強烈,課件的顏色太深,即使拉上窗簾,后面的學生也看不太清楚課件的內容。本來下午學生就容易犯困,而這節課我又用了大量的陳述來講解日心說和地心說的發展歷程,所以有些學生聽著聽著就犯困了,迷糊了。并且我對于多媒體的掌握還不甚熟練,講課的時候屏幕上突然會彈出一些對話框,視頻播放突然沒有聲音,自己不知道怎么快速處理。
不足三:課堂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具體表現:(1)語言不夠精練,重復的話太多。(2)口頭禪太多,比如:“嗯……啊……”。(3)不自信,講課的時候不看學生。
不足四:重點不夠突出,主次不夠明確。本節課重難點是開普勒三大定律以及k值的理解。但是我的這節課,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地心說”和“日心說”的發展歷程,在講解開普勒三大定律時過于粗略,表現在:(1)開普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涉及了橢圓,而橢圓高一的學生并不清楚,所以這塊應該介紹橢圓的性質,指導學生畫出橢圓,而我僅僅放了一個橢圓畫法的Flash,讓學生觀察,學生自己沒有動手畫,所以對橢圓的認識還很模糊。(2)開普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這塊要講“近日點速率快,遠日點速率慢”,我只是讓學生觀察一個動態的圖畫,來說明問題,應該讓學生自己結合第五章曲線運動的知識,自己來證明。(3)講開普勒第三定律,a3/T2=k,對k值得討論不夠詳細,k值的影響因素中心天體,舉例不足,所以后面的應用練習,學生尚不能很好地應用公式解決問題。
記得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我國古代也有“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斷地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不斷發現一個個嶄新的自我,從而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通過這節課,我對物理教學有了一個新的更高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虛心借鑒,不斷嘗試,及時總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回民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