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學目標、內容、方式的多元化、多樣化與極其有限的學時數之間的矛盾日益顯露。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指出:“樹立全面發展和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構建高效化學課堂勢在必行。高效化學課堂至少包含三要素:一是全員全程參與度高,二是學生自主互動度高,三是三維目標達成度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為構建高效化學課堂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一、興趣助推主體促高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高效課堂的助推劑,實驗、多媒體、問題情境和教師自身涵養都可以用于培養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做的演示實驗用實物投影儀增加可見度或直接讓學生動手做,增加趣味實驗,引導學生設計探究實驗并開放實驗室。多媒體課件因其形象直觀、活潑生動吸引高中生的眼球,充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學生對所呈現的知識印象非常深刻。許多學生從喜愛老師到對化學產生興趣,這是老師自身涵養影響的結果。比如在實驗安全性教育時,不要過分強化和放大,應強化操作規程,杜絕學生形成“化學=污染”“化學=危險”的恐懼感。就好比國家制定有各種法律,但是人們就因此而懼怕生活在世界上了嗎?這樣的風趣幽默讓學生的恐懼感煙消云散,極大地保護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二、制作多媒體重實效戒花哨
多媒體課件過于花哨,會讓學生眼花繚亂,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和精力不集中,課堂效益大打折扣。思考與交流、學與問等內容應在課件上直接指明頁碼,讓學生去閱讀課本,沒必要把這些內容也照搬到課件中。不宜濫用視頻或動畫,避免因動畫實驗理想化而影響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解答能力。
三、全員全程高效參與有保障
師生高效參與,就必須在預習、練習、探究等各環節建立管理、監督、約束機制,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有力保證。
1.指導預習盼高效
做好預習對構建高效課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老師要做好兩個工作:一是提前下發導學案,二是明確預習任務和檢查目標。要求圍繞導學案和遵循“通讀、記錄、質疑、探求”展開有效預習。如果有不懂或特別難理解的內容,就用彩筆標出,或借助工具書,或向師生請教,或利用網絡來解決疑難點。
2.優化教學見高效
(1)必須研究現行新教材編排的意圖,循序漸進展開新課
教學
縱觀新教材,選修是必修的拓展和延伸,所呈現知識呈螺旋上升式遞進,這種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目標的定位,知識寬度和深度的把握,對提高課堂效率至關重要。比如“離子反應”,必修1只安排了常見簡單離子反應的書寫的內容,教師不要任意拓寬和加深,此時圍繞離子反應只涉及電解質和離子反應的概念和復分解反應類型的離子反應的條件講解即可。不宜將強弱電解質的概念和弱酸酸式鹽跟堿、跟量有關等復雜離子反應強行塞進這堂課,否則不但會增加難度加重學習負擔,而且違反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材編寫的意圖。
(2)摒棄傳統教學模式,處理好導學關系
傳統教學表現為課上老師講解偏多,學生獨立思考、討論練習偏少,使學生出現倦怠厭煩、注意力渙散等不穩定情緒,課堂教學效率極低。我們必須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引導者和評價者。在對學案內容的處理上,學生預習自學就已經明白了的,老師不要講,學生自學不明白的要開展小組研討交流,如果確實還有困難的老師必須講。這樣的教學調控機制帶來三個好處:一是利于老師在較短時間內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澄清疑點,不會出現繁冗累贅現象;二是課堂結構張弛有度,利于學生集中精力;三是教學時間分配得當,不會出現課上不完或草率收兵的現象。
3.合作探究顯高效
小組合作探究是新課改的核心,是高效課堂的靈魂。合作探究教學可以真正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不僅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1)學習小組的建立和建設是重要前提
老師應把學習基礎、能力、性格、氣質不同的學生分攤在各學習小組里,在合作探究活動過程中,能力強的可以代表全組做全面匯報,能力差的可以做小組里的助手,這樣的搭配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同學互補和相互帶動。
(2)要注意合作的多樣性
從合作的主體來看,既有師生間的合作,也有生生間的合作;從合作的表現形式來看,既有動態的操作又有靜態的思維;從合作的內容來看,既有實驗探究又有問題交流。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下進行合作,最大限度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實踐能力。
(3)探究力求有價值和保證有深度
《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化學教學指導意見》中指出:“要防止學生探究活動形式化的傾向,應選擇那些最有探究價值的、學生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能夠探究的核心內容進行探究。在探究中要注重對探究活動進行評價與反思,加強學科知識、方法的總結與應用,充分發揮探究學習的功能。”
比如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一節,課桌上擺放好必要儀器和四種藥品:二氧化硫水溶液、氫硫酸、氯水、氯化鋇溶液、稀硝酸。在學完二氧化硫化學性質后,讓小組合作探究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依據氧化還原反應基礎知識,學生根據氫硫酸中的硫顯最低價有還原性設計了方案一:二氧化硫和氫硫酸反應,根據有淺黃色沉淀產生以及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出了其氧化性。由于學生已經認識了氯氣的氧化性,很快就設計出方案二:二氧化硫和氯水反應。當實驗中發現氯水褪色后,提出新問題:“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漂白引起的還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學生將反應后的溶液加熱,觀察溶液并不恢復原來的顏色。老師追問:“還有沒有更充分的事實依據可用來闡釋二氧化硫被氧化了呢?”繼續完善方案:用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來檢驗反應后溶液中產生了硫酸根離子。依據產物有硫酸根離子和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價升高得出了其還原性。
高效課堂雖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模式,但其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教學的改革。為此,我們應著力研究班級學生實際,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教學特長,悉心研究、不斷反思、持續關注,通過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探索出適合班情的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 四川省閬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