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政治教學負擔著對學生進行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但是現實中由于學生缺乏對政治教育的正確認識和興趣,造成政治教學困難,因此政治教學要講究策略,實現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政治教學;策略;高效
由于政治課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教育性,很多學生對政治課存在偏見,認為其枯燥無味,毫無用處,因此上課的時候精力難以集中,甚至不聽老師講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政治教學,應當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和實際,轉變傳統的教學,確立注重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一、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其政治學習中的主體性
新課改的推廣,讓我們不難發現,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學生既是認識的主體,也是發展的主體。新課改要求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優秀的教師雖然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是重中之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提高教學高效性的關鍵,政治教學也不例外。提高學生的主體性,首先要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實現學生快樂地、主動地學習政治。
二、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學習氛圍
“親其師,信其道?!焙椭C的師生關系,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情緒,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教學高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師生相互學習的過程,現代化的課堂應該是民主的、自由的,政治課堂關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應該如此,政治教師應該將政治教學營造為師生自由交流、平等對話、自由表達觀點的平臺,使每一名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互動,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適當點撥學生,并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適時的評論和指導。這樣的互動學習過程不但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確立,也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是提高課堂教學高效性的關鍵。
三、講究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
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較強的學科,十分抽象和復雜。它通過深刻的道理、復雜的關系、抽象的觀點對學生進行政治方向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政治教師在政治教學中要講究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學習政治的樂趣,在快樂中輕松愉快地學習知識,增加才干。教師應該主動放棄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組織辯論會、研討會、演講會和社會調查等教學活動,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獨立或者與同學合作完成教學任務。開展這樣的活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合作精神。另外由于政治教學的抽象和復雜,教師要掌握和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設施。在現代政治課教學中,要實現教學的靈活性、開放性和自由性,通過直白簡單的多媒體課件,或者相關的圖表、照片、掛圖等生動直觀的教具講解那些抽象復雜的理論。
四、聯系實踐和生活
教學活動中,把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基本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到首位。同樣,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課教學的重要原則和目標,即要求運用所學的基本觀點和理論,去了解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去分析國內外的社會熱點,從而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更為深刻地了解、認識社會,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基礎理論知識,結合社會焦點和熱點問題,設置相關綜合研討和探究活動,從而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要求教師在教學組織過程中,選擇創設情境、設置問題教學法。教師在政治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利用教材創設的情境設置問題,將基本的知識根植于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類生活土壤之中,針對現存的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總之,提高中學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很多,如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應用多種教學方式等。作為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特點和學校的教學條件,靈活多樣地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以實現政治教學的高效化。不同于傳統的應試教學方式,高效的教學模式站在學生的角度,是以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為出發點的。這樣才能寓教于樂,實現政治教學的高效化。
參考文獻:
[1]黃雪冬.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學的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09(15).
[2]牛莉莉,孫曉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策略研究[J].文教資料,2010(16).
[3]楊細輝.淺談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之學生主體性的發揮[J]. 科技信息,2010(12).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