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并熟悉經濟活動常用的結算信用工具:支票和信用卡。
2.理解并掌握匯率和外匯的概念和意義。
3.掌握常用信用工具的適用范圍和用途。
4.理解穩定人民幣幣值的經濟意義。
5.能結合實際生活說說新學習的信用工具及其相關知識在經濟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繹支票和信用卡的使用,讓學生切身體驗信用工具在經濟生活中的好處,提升學生在經濟生活中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通過學習本框內容,最終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商品貨幣觀。
教學重點
1.信用工具
2.外匯
教學難點
1.外匯
2.匯率
教學方法
注意引導和啟迪學生整理和搜集相關材料,然后采取課堂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教學過程
1.走進新課
“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是我們隨州兩張世界級的文化名片,除此之外,同學們知不知道我們隨州還因什么而出名???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插入視頻:“中國香菇之鄉”)
你放假回家,媽媽想給你做小雞燉蘑菇,可是發現沒有香菇了,
所以讓你去買香菇,你用什么方式來結算?——現金結算(出示現金結算的圖片),(再出示一張刷卡結算的圖片)看這種結算方
式和你買香菇時采用的結算方式有什么不同?——刷卡結算。
2.推進新課
●信用工具
經濟收支結算方式:
①現金結算:是指那些用紙幣來完成經濟往來活動中的收付行為的結算方式。
②轉賬結算:是指那些收付雙方通過銀行轉賬來完成經濟往來活動中的收付行為的結算方式。(由學生通過剛才的分析得出)
在進行轉賬結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支票和信用卡等。
【情景欣賞】
請欣賞小品《銀行卡的故事》
現場招聘演員,由學生表演,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
在欣賞小品的時候讓學生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①通過這個小品表演嘗試給信用卡下一個定義。
②信用卡有哪些優點?
欣賞完小品由學生分組討論這兩個問題,得出信用卡的定義和優點。
【情景分析】
通過分析情景,學生分三組討論在使用信用卡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情景思考】
假如你是一個企業的總經理,你想在我們隨州購買2千萬元的香菇,請問你會采用什么樣的付款方式?學生換角色思考引出支票的含義、分類。
找學生對第一部分內容進行小結,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第一部分的知識結構。
●外匯
今年上半年,我們隨州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一位美國朋友在參加完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后,想買一些隨州的香菇帶回美國,他能在隨州用美元買香菇嗎?
通過學生自主討論和研究引出外匯和匯率的含義,然后指導學生得出匯率的兩種表示方法。
用分析式的練習題、圖表的形式,采用學生討論、教師引導等方法對這部分知識加以理解和鞏固。這可以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
通過一段視頻和幾組圖片來看人民幣升值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看后由學生討論總結出人民幣升值給大家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利與弊。
通過視頻由學生得出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的含義和意義。
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的有關知識。深刻理解這些概念,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是進一步學習經濟生活知識的基礎。也是大家參與經濟生活的重要基礎,有利于提高大家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課外探究
針對當前人民幣升值、外匯匯率下跌的壓力,假如你是隨州裕國菇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面對香菇出口受阻的形勢,應如何面對挑戰?
(作者單位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