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使高中英語的課題更加新穎,視角范圍更加具體,操作性更強。在高中英語課程中,閱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這就要求必須對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進行相應的改革。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眾所周知,閱讀是高中英語課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作為核心內容的閱讀,它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有著直接且明顯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把“新課程下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作為工作的重點。基于此,本文將分四個部分進行闡述:高中英語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影響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優(yōu)化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策略。
一、理念和要求
1.理念
注重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出發(fā)。
2.要求
教師方面主要是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語言知識,更要采取適當?shù)拈喿x教學策略,讓學生學會閱讀的技巧。對于學生則可參考下面的圖表。
二、主要存在的問題
1.忽視學生為主體性的原則
在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老師通常是遵循“一對多”的模式,即忽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原則,一個人在講臺上如江水般“滔滔不絕”地講述。這種方式無法與學生形成互動,壓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使得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容易走神,導致教學質量不容樂觀。
2.偏重教材,忽視方法的指導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是以教材為準畫地為牢,忽視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的傳授。這樣就會增加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時也不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
3.教學模式單一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教科書,
較少結合實際充實一些和時事掛鉤的教學內容、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等,使教學失去彈性,因而也就失去了許多功能性和時效性。同時枯燥的教材讓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那么閱讀課就完全失去了訓練學習者閱讀技能的功能。
三、主要影響因素
1.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現(xiàn)在的學習任務比較重,所以許多學生急切地想尋找一種立竿見影的學習方法。可是英語閱讀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所以許多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的開始階段會努力進行,可過一段時間后就會進行減少甚至遠離,因為他們的期望和所取得的成效存在太大的落差。
2.詞匯量
語言學家維爾金斯說:“沒有語法,很多東西無法傳遞;沒有詞匯,則任何東西都無法傳遞。”學生對詞匯量的掌握多少,直接影響著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
3.閱讀習慣
學生英語閱讀習慣的好壞,對學習閱讀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學生若是先將英文譯成母語,然后在進行理解,這樣不但浪費時間還會產(chǎn)生對文章的審視偏移,畢竟中英文之間的思維模式還是存在差異的;對詞典的過分依賴,如果閱讀的過程中不是逐句、整段、整篇地理解,而是逐詞理解的話,一遇到生詞就要使用詞典,這樣不但造成閱讀效率的低下,而且無法對文章進行體裁、脈絡及結構的分析。
四、優(yōu)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1.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結構主義的學習觀是: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因此學生的知識構建對教學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應注重以學生為主,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單一枯燥,給學生一個輕松的氛圍,從而增加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與熱情。如:根據(jù)教材中隱含的審美和科學教育等內容,設計具有啟發(fā)性、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課件,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他們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和訓練
首先,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學會慢慢摒棄逐字逐句地用手或筆“指讀”、“唇讀”或在心里“默讀”等不利于提高閱讀水平的習慣,逐漸養(yǎng)成按意群和信息點來閱讀的習慣。其次,在幫助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向學生傳授相應的閱讀技巧。如,可根據(jù)新課程題材新穎、廣泛的特點,給學生進行精讀、略讀與跳讀等指導,引導學生歸納語篇主旨和段落主題,從而實現(xiàn)對語篇傳遞的信息進行精準的理解和
把握。
3.加強實踐閱讀訓練
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去進行相關材料的閱讀時,才有更大的可能去體會一些閱讀上的技巧,并且這些教材更加容易被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去。在新課改中高中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量的字數(shù)要求是36萬字,所以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安排相關的閱讀任務,讓學生有方向地增加個人的閱讀量,在不斷地閱讀過程中增強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英語水平。
4.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在進行英語閱讀訓練及個人水平提高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語言相關的國家文化的教育,讓學生對所學語言所處的文化有所了解,這樣學生在具體的閱讀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所閱讀的內容的實際內涵,這樣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第七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