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然而當前的美術教學中,還有許多教師不重視自身觀念的更新,憑借陳舊的教學模式施教,由此造成了學生對美術課認識與理解的偏差,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構建有效的課堂呢?
一、通過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作品
教學情境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具體的現實環境。如何讓學生理解一件美術作品的立意,了解一件作品產生的背景,教學情境的營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欣賞達·芬奇的知名畫作《蒙娜麗莎》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作品,不妨讓學生模仿作品中蒙娜麗莎的姿勢與微笑。在欣賞羅丹的《加萊義民》時,先向學生介紹這件作品產生的背景以及藝術家創作這件作品的過程。《加萊義民》是一座以表現人物群像為主的紀念性雕塑。群像表現的是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時期,六位加萊市民悲壯就義的場景。1884年羅丹應加萊市政府的請求,創作了這件震撼人心的群像雕刻。羅丹為了更好地表現這件真實事件,他打破了過去傳統的紀念碑雕刻的象征手法,而是選擇了寫實手法,緊緊抓住這六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犧牲前復雜的心理狀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刻畫。再把學生分成幾組,每組六位學生分別飾演這六個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就義者,模仿雕塑作品中這六個人的面部表情及肢體動作。讓學生通過模仿動作、肢體語言去揣摩這些就義者的內心,體驗作品中人物面對死亡時或恐懼或坦然的心理特征,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加深學生對此作品的印象,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營造在審美過程中的興趣及成就感
優秀的古典美術作品往往難以引起具有現代意識學生的欣賞興趣,這往往導致學生難以參與到探究互動式教學中。所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是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有兩種基本方法可以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首先是背景知識發掘,即優秀美術作品的背后往往蘊含著生動的歷史知識或與作者本身復雜的經歷有關,而這些背景知識往往是學生感興趣的信息,所以,教師通過對這類知識的發掘,能有效鼓勵學生參與到探究式教學中;其次是背景知識聯想,即將優秀美術作品欣賞與學生感興趣的相關知識相聯系,來引導學生加入到探究式教學中。學生如果對美術作品感興趣,但是如果欣賞難度太大,就會導致他們在欣賞作品時有挫折感,使他們放棄積極參與的努力,只是被動地聽老師講解,從而降低探究式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在使用探究式教學法時,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成就感。例如:在欣賞畢加索的名作《格爾尼卡》時,在介紹西班牙內戰造成西班牙人民的苦難后,應當主動地介紹該畫中出現的一些欣賞難點知識,諸如半人半牛在歐洲文化中代表著黑暗勢力,而馬則代表著殉葬者或犧牲者。然后再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欣賞。
三、抵制課堂教學中的庸俗化影響
由于受社會庸俗化現象的影響,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仍有嘩眾取寵、愚弄學生的庸俗化現象存在:如某些教師在課堂上高談闊論,過分渲染藝術品的商業價格,置作品的藝術價值于不顧,以致本末倒置;還有的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一味地迎合部分學生,竟然在課堂上講述一些藝術家的趣聞軼事來嘩眾取寵,甚至是以低俗的語言和做作的姿態裝點課堂,招徠笑聲,嚴重偏離了高中美術教學目標。如有些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為了說明藝術品的“價值”,總是舉一些不恰當的例子來說明作品的藝術價值,例如:畢加索的《手拿煙斗的男孩》拍出價值一億四百萬美金,是世界上最貴的油畫;八大山人的《鷺石圖》也拍出中國畫的天價……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容易產生錯誤的判斷,即賣的錢越多其藝術價值就越高。馬克思在他的《經濟學——哲學手稿》一書中指出:珠寶商只看到珠寶的商業價值,卻看不到它的美和特質。常言道:藝術無價。藝術品的藝術價值是不能與金錢劃等號的,以商品價格來說明藝術品的價值,顯然是價值取向的誤區,是對學生的誤導。
四、在課外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也在不斷地提高。例如:每到元宵節,城市里就會舉行盛大的燈會活動。美術教師可以把這些活動引入到美術教學當中,組織學生進行綜合藝術創作活動。教師可以圍繞“花燈環繞的元宵節”這一主題,安排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元宵節和花燈的來源;還可鼓勵學生對花燈展開多方探究,對花燈的樣式進行設計構思,用各式各樣的花燈美化廣場、美化校園。學生在參與設計和制作的過程中,不僅體會到人類的才智,而且感受到一次獨特的審美體驗,還能使民族情結得到深沉凝鑄,同時鍛煉了多種能力,激發了創作靈感。另外,美術教師還可以聘請當地的民間書畫藝人為校外輔導員,定期來與師生座談、開講座,當場獻技,聯合舉辦作品展,開展書畫傳真情的聯誼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名人書畫展、民間工藝品展,訪問藝人工作室,讓學生了解民間藝術創作過程及蘊藏在其中的深沉的歷史文化背景,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從而為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條件,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高中美術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和美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美術教學的課堂上要非常地講究藝術性,讓學生不僅能夠學會美術創作,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美術審美。這就需要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完善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果,保證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