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要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成功經驗,爭取讓我的課成為孩子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這里,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一、課堂導入盡可能精彩,有吸引力
一上課,就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使教學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二、扎實地進行教學活動
讓學生緊張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作為語文教師,要想順利完成教學過程,學生對課文的了解程度非常重要。許多老師把上課當成是閱讀題考試,總是在學生還不清楚課文意思時就開始授課,這樣就導致學生無法理解課文的主題,根本無法真正體會語言的魅力,培養語感。所以,我們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理解全文,在學生充分了解課文大意后,教師適當點撥,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這樣自然就可以體會重點,理解主題,對課文的印象也會深刻。我們的教學內容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教學過程要科學、合理,符合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思考、歸納和總結。
三、多注重課堂提問的作用
1.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注意具有啟發性并要適合每一個學生。問題的提出應以學生的知識層次為依據,讓每一個孩子都有發揮的機會,讓每個人都可以在成功中獲得自信和喜悅。
2.提問時要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在小組活動中要調動每個孩子的思維,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教師不要立即告知答案。
3.課堂教學環境要民主、和諧。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可以尊重并肯定自己。教師應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不要給學生一種居高臨下的壓抑感。教師應讓自己和學生成為朋友,成為他們很親近的人。給予他們尊重與熱情的肯定,以自身的正能量去引導孩子,特別是后進生,在尊重學生的同時要組織其他學生幫助他們,教師適時點撥,既鼓勵學生有所發現,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更好的體悟。
四、爭取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陣地,教師要關注學生思考的容量和深度;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發揮自己獨特的教學藝術,采取各種方式切實地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實課堂內涵
課堂上只是老師一味地講,會讓學生感到枯燥。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課件、視頻等,充分調動各種可用因素和感官來感受知識,為語文課堂服務。如學習宋詞,借助圖畫與音樂的配合進行真情朗誦,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詞的意境與情感。也可讓學生自己上網查找資料或閱讀,鍛煉學生的探究與實踐能力。
六、加強個人的文學藝術修養,用自身魅力吸引學生
孩子們都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這個老師所教授的課,從而喜歡這門學科。語文課的魅力就在于教師可以運用語言的魅力來體現綜合素質和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學底蘊不但能令老師以獨特魅力來吸引學生,更能促進教師的語文教學能力。
總之,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反思,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