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方向與挑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充分地發揮積極性作用,如何使學生充分地發揮主體性作用,體育教學活動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是需要教師考慮的,更是教師急切需要解決的。適應新課改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提出高中體育教學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心理素質;個體特性;高中體育
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1.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體育課是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開設的,其主要作用是促進學生心理與生理的健康發展,為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奠定基礎。所以在教育與教學的過程,尤其是具體的學習與鍛煉實踐中,一定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將“一切為了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觀念放到教學實踐中。
2.激發與培養學生運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課程。教師可以選擇、引入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工具以及一些符合學生興趣的游戲與競賽,從每一堂課、每一個環節中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開展體育運動項目。
3.樹立學生終身運動的意識
終身學習是新課改帶來的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具體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意識,讓運動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從而使體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二、高中體育課新挑戰
高中體育課程順利、有效地開展需要教師做出大量的改變,這對教師的具體實踐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首先,教師需要改變原來傳統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將主動權與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地成為教與學過程中的主體。其次,注重學生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培養積極向上、“合格加特長”的有用人才。再次,要將注重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注重學生的學法結合起來,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引入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最后,注重自身的終身性學習與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
三、高中體育教學實踐
1.教師注重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的素質是高中體育教學取得有效成績的關鍵。只有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提供給學生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境。在具體體育教學中,教師的綜合素質涵蓋淵博的專業知識、演講技巧、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及親和力等諸多方面。淵博的專業知識不僅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演講技巧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是教師掌控課堂,更好地完成知識共享和知識傳遞的手段;親和力是教師和學生間建立平等關系的基礎,也是學生與教師交流與合作的基礎。創建高效的高中體育教學過程,需要體育教師從多個方面來提高自身素質。
2.注重三維目標的融會貫通
新課改提出注重教學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的目標,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尤其是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實現。知識與能力目標是體育教學的最基本的目標,高中體育教學需要將該階段的體育知識以及體育訓練的技巧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初步形成完整的體育鍛煉的意識,獲得相對系統的體育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的目標是具體的課堂教學的整體性,注重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思維以及體育運動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一個比較深層次的目標,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的具體化體現。三維目標是緊密聯系的整體,在教學設計及教學活動中需要注意三維目標的融會貫通,真正地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體,引導學生在交往與合作中實現綜合水平的提升。
3.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
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在于能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兩方面的綜合提高。一方面,高中體育教學將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與體育運動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擁有體育鍛煉的意識與能力,同時體育課上會有相應的體育運動項目配合教學,這些都將直接或間接地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揮作用。另一方面,高中體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堅強的意志力,同時,能有效地調節高中學生在該階段的一些焦慮不安、急躁等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劉亞旭.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導作用發揮的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
[2]張金慧.對高中體育教學的幾點探索[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
[3]張兆青.高中體育教學若干問題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英吉沙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