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漢語的語言和文化環境里學習英語,有三件事情很重要,一是多聽,二是多讀,三是持之以恒。這三條是無法之法,萬全之策。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好勝心強的特點,以三個“注重”為目標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教育;英語環境
三歲的兒子特別喜歡聽英語兒歌,我對此并沒有太在意,可有一次在飯桌上,他竟然指著餃子說:“dumpling,我吃一個dumpling。”指著面條說:“noodle,我喜歡吃noodle。”令我大吃一驚。“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馬上映入我的腦海。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的我對于教書育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可以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引導他們多說多練,熟能生巧,養成學英語的良好習慣。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自制能力較差,同時他們好勝心又強,人人都渴望成功的特點。但學生又存在智力差異,如何使各種類型的學生都能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學有所得呢?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注重創設英語環境,激發永久性學習興趣,養成學生學英語的好習慣
現在我們對英語學習是“習得”還是“學得”存在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學英語就要“習得”,為孩子們營造濃厚的英語氛圍。有人卻認為學英語必須“學得”,因為英語不是母語,而是二語,根本沒有“習得”的環境。而我認為英語教學應該把“習得”與“學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習得”即無意識記憶,“學得”即有意識記憶,利用無意識記憶促進有意識記憶,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據此,我采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活動:
1.課前三分鐘背單詞
包天仁教授曾說過:“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匯,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況且小學生記憶力好,于是我設置課前三分鐘背單詞環節,有時總結詞類,有時為新課作鋪墊,溫故知新,降低難度,使學生感到Learning English.It’s fun!It’s easy!
2.營造英語氛圍
利用后黑板開辟英語角,寫一些實用、重點的句子,每周一換。并組織學生上、下午上課前、放學后朗讀。同時在教室里張貼孩子們自制的英語卡片、英語手抄報,增加孩子們學英語的興趣,使其嘗試成功的喜悅。
3.常規對話課課練
像“How are you?”“How’s the weather today?”“What day is it?”等常用對話,每課必以不同方式練習,或個人、或小組、或整體,快節奏問答。久而久之,學生感覺說英語真簡單,平時自覺不自覺得脫口而出,養成了說英語的好習慣。
4.課堂上播放背景音樂
我有時課堂放松一、兩分鐘播放音樂,或學生做課堂作業時輕聲播放英語兒歌、chant之類輕快音樂。給孩子們營造輕松氣氛,緩解緊張情緒,同時也熏陶著學生們的英語語感。
5.播放孩子自己的英語錄音
多說多練是學英語的關鍵,可是反復訓練令孩子們感到枯燥乏味。我利用小學生表現欲強、渴望成功的特點,讓孩子自己在家錄音,然后在課堂上擇優播放。學生為了播放自己的錄音積極準備。久而久之,養成了多說多練的好習慣。
6.開展“說英語,秀自己”的活動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必須聽、說、讀、寫相結合。為了更好地做到這一點,我開展了“說英語,秀自己”的活動。讓學生針對所學內容自寫短文、演講,定期評“演講之星”。這項活動促使學生聽、說、讀、寫結合起來,達到了成功學英語的目的,更高層次地培養了學英語的好習慣,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以上幾種活動,孩子們耳濡目染,達到了耳熟能詳的境界,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堅定了學英語的信念,漸漸養成了學英語的良好習慣。
二、注重個體差異,挖掘學困生的閃光點,培養其上進心和責任感
由于孩子們興趣愛好和智力上的差異,造成英語學習中出現一些學困生。但是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并擁有一顆上進心。我從課堂點滴做起,注重挖掘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愛的思想,杜絕“破罐子破摔”的現象。有一個叫陳x的學生,它對語言知識的學習比別的學生反應遲鈍,課上、課下我都對他特別關注,可收效甚微。他自己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有些自我放棄。可在一次的單詞大賽中,我發現他緊鎖雙眉,苦苦思索,卻寫不出幾個單詞,但它沒有像有些同學那樣左顧右盼,企圖從別的同學那里找到答案。于是我趁機表揚了他的誠實,我說:“誠實是人類最大的美德,擁有了誠實你就擁有了成功的一半,老師相信你一定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他激動的小臉通紅,眼睛閃著喜悅的光彩信心百倍地看著我。此時,那些想作弊的同學羞愧地低下了頭。從此以后,不僅陳x的學習趕上來了,其余學生的學習盡頭也大了,考試再也沒有了作弊現象。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及時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其上進心和責任意識,讓他們感到成功離他們不遠。這樣,他們才有信心去主動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三、注重德育的滲透,使學生全面發展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教書還擔負著育人的責任。學生養成了學英語的好習慣,取得了英語學習的成功。但習慣不僅僅指學習的習慣,成功也不能只局限于學習上的成功。我在教學中還注重了思想品德的滲透。比如:競賽式的游戲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意識,小組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協作精神等等,這樣我們培養的學生就不僅僅是成功的智者,而是適應現代社會的全人。這正是我們當今教育所要做的。
總之,我從英語學科和小學生的特點入手,逐步把學生引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增強成功感,養成良好的習慣,努力使其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的全人,為其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崗大街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