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教育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優劣對高職學校教育、教學的聲譽和培養學生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針對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運用,并對體驗式英語教學法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進一步說明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英語課程;實踐教學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出適應市場經濟需求,具有跨崗位、跨職業能力的復合型專門人才。高職教育的課程教學應以能力教學為核心,以操作性強的目標體系為框架,以滿足共性和個性發展為主體。作為培養新的復合型現代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科目之一,英語課程在教學中應注重語言交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英語教學質量的優劣對高職高專學校教育、教學的聲譽和培養學生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加強高職英語教學的授課方法的探究,找出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探究應對的解決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體驗式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早在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師就開始注意到“行動研究”(A.R.)是教育界出現的一個熱潮,指的是教師對在自己課堂上進行的活動進行研究。體驗式學習理論最早由庫伯(Kolb,1984年)提出,這一理論主要結合皮亞杰的成人連續性發展思維的體驗、觀念、反思和行動四個方面的學習行為,既注重勒溫(Lewin)學習模式中的反饋過程,又強調杜威(Dewey)學習模式中的發展特征,能夠把學習看作是結合了體驗、感知、認知與行為四個方面整合統一的過程,認為學習是通過體驗的轉換而創造知識的過程。柯南(Kohonen)的體驗式外語教育模式中,外語學習也是一個體驗、反思、概括與應用不斷循環的過程。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生與教師之間,學校組織機構與外部社會之間通力合作而形成的外部環境。
二、體驗式教學法
體驗式教學法是一個師生共為主體的體驗式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組織者、指導者和評價者。教師制訂教學任務,并以此為導向,采取體驗、實踐、參與為方式,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情境體驗,讓學生發現并習得語言使用的規律,并能將其運用到實際交流中。體驗式教學強調用身心去體驗,然后獲得切身感受,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是培養人際交往與文化交流的有益方式。
三、體驗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主要方式和實踐
在體驗式教學法中教師應先對自己在課堂上進行的活動的某個方面作出假設,然后搜集與此假設有關的數據,他們對數據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形成了一個新的假設,并利用這些數據來決定在今后的教學中會采取那些行動。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新的教學模式應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而這種新模式的核心就是“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新模式的提出對高職英語教學中積極倡導體驗式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我們所使用的讓學生自我發現的教學理論并不是某些行動研究所倡導的假設—數據搜集—評估模式,相反的,我們讓學生觀察所發生的事情,讓他們去注意到那些他們以前沒有注意到、沒有想過的事情,使學生對所關注的事情有一個全新的理解。而這些新的理解將會導致新的、完全不同的行為方式。
為完善大學英語分課型系列化課程體系的構建,培養大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使之達到敢說英語、能說英語、會說英語的學習目標,根據筆者的調查,運用角色體驗式教學法對語言實踐的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手段。交通職業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教學上,每周利用固定時間對中加合作汽車檢測與維修大二學生中進行英語語言實踐教學,學生在英語教師與英語興趣小組骨干成員的帶動下,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感悟和話題討論等方式來進行角色體驗。每次都給每個組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任務或者課題,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學習,而任課教師處于輔助的位置。通過學生在小組中的活動,如“小組拼貼畫”和“班級雕塑”等活動,使學生注意到課堂布局對他們的影響。另外,還注意學生給予評價階段的表達,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同意的程度評價練習中給出的每種說法“The number of people I am talking to affects my speaking; the age of the people I am with makes it easier/harder for me to speak to them in English.”在這些活動中要求學生想一想自己的“語言表達”,他們如何去溝通,他們所使用的不同口音等。通過學生自我學習和研究的方式,使學生增強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時促進了學生互助合作、悅納自己和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質的形成,更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在這兩個班的學生中一共分成6個組,其中每一組每半個月能參加一次角色體驗式語言實踐教學活動,每個學生均可以至少連續6次參加這種體驗式實踐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師與英語興趣小組骨干學員根據學生的表現,每次都按從零分到5分的分值給學生打分,然后將6次成績相加作為學生語言實踐環節學習的最終得分。在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的總評中,角色體驗式語言實踐學習的成績占30分,課堂考勤占10分,自主學習占10分,期末考試占50分。通過調查,筆者發現,應用角色體驗式教學法能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
本研究通過天津交通職業學院67名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調查,應用體驗式教學環節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實驗,期末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對該班的學生進行調查,證明在現在的高職英語教學現狀下,倡導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否可行,學生能否適應這種新的體驗式的教學模式,體驗式學習是否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及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具有積極的肯定作用。
研究結果證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具有可行性,這有助于提升英語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潛在學習能力。學生的成績和學習效果顯示,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了一個更為積極地態度。總之,應該鼓勵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具有相似教育條件的高職的英語教學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Paul Davis.體驗式學習:角色拓展教法100例[M].董莉.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2]莫海燕,占卓呈.高職英語教學現狀與改革淺談[J].知識經濟,2012(9).
[3]陳賽花.“體驗式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以高職高專旅游英語教學為例[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2(2).
(作者單位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國際交流學院中加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