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仗。”做班主任工作,就像打仗一樣,只不過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的目的不是打倒他們,而是教好他們。要教好學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必須時時計劃周詳,事事“有備而戰”。今天,針對班主任工作的計劃性,我想淺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有計劃地與學生打交道
當班主任十幾年了,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我都分三步與學生溝通:
第一步,整體感化
具體的做法是,利用好每周班會,尤其是第一個班會更重要。在這次班會上首先給學生講一些道理和規章制度,目的是讓學生對這個學校乃至這個班級有一個新的認識,從而讓每個人心理有一種約束感;其次,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自己以前所帶班級的輝煌歷史和成就,讓學生們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這句經典的話的含義,從而讓每個人從心底都有一種集體意識,以增強集體榮譽感。另外,就是利用好班會,在班會上有計劃、有選擇地給學生講故事,講那些感恩的、歷史人物傳奇、經典名句以及中外名著等。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感染學生,給他們提供一個做人的標準。
第二步,個別交流
對于職業高中的學生來講,由于入學基礎和求學的目的等因素的影響,學生三六九等參差不齊,為此,我們要關心、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心理變化。尤其是那些“特生”更需要關注。了解學生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個別交流。首先,利用自習、晚修時間分別找每個學生談心,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然后給他們規定時間,每周至少和老師按時談話兩次,而且要寫談話記錄和心得。對于班上那幾個尖子生,他們幾乎不會犯錯誤,所以只要鼓勵他們,讓他們發現自身的價值,發揮自己在班集體中應有的作用就足夠了;通過抓“兩頭”對“中間”能起到帶動作用。
第三步,理智管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一階段就是“打基礎,立規矩”階段。首先,給學生講明守紀與否的利害關系,讓學生認識到遵守規章制度的必要。然后,公布校紀班規,另外要根據自己班里的實際情況制訂出適合自己班的班規班紀,和相應的個人量化考評,要求班干部各司其職,發現違紀現象要及時處理并扣除對應的量化考評分數。最后,在每周一的班會上做好每周的小結工作,先由班干部對自己的工作總結,然后由班主任簡要總結指出不足,然后對下周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通過制訂制度、嚴格執行、及時評比并與量化掛鉤,可使班級管理制度化,使學生常規逐步走上正軌。
二、注意與學生遠、近距離的處理
課間、課后與學生打交道就不能太隨和,目的是讓學生“近且敬之”。我個人認為,人應當有所敬畏,學生對老師尤其應當如此。剛開始,個別學生在課間的時候,喜歡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接著其他學生也有類似的舉動。后來上課,我把這種情況講出來,讓學生討論這樣做好不好,最后我肯定了他們的出發點卻否定了他們的表達方式。此后,他們在課間、課后與我交談時,都比較注意分寸,再不敢隨隨便便了。
三、與科任老師協作,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
作為班主任要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因為,班主任既是學生的領頭人,也是“家長”,但不管怎樣不能袒護學生,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學生多方面健康成長,必須要多方聽取意見。
1.我的辦公室一般都和教我班的任課老師盡量在一起
這樣交流起來方便,在制訂班規班紀時要與科任老師商量、制定具體可行的管理辦法,措施出臺以后,要求所有的任課老師嚴格執行,保持一致性,免得各用各的招,學生無所適從。
2.虛心聽取科任老師的意見,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動態
在學生面前應維護所有老師的威性,在師生面前應維護所有學生的尊嚴。當然,做班主任除了做事要有計劃性以外,還必須具備很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只要大家想做好并積極尋找做好的辦法,最終一定會成功的。
(作者單位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