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工作經驗,論述了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語言修養的重要性,并舉例說明了教學中容易出現的語言失誤,以及在以后的教學中班主任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及提高的方法。
關鍵詞:語言;交際工具;班主任;工作藝術
語言是人類交際中使用最普遍的工具,無論是無聲語言,還是有聲語言,在使用中都會煥發出不同的人格魅力。人們贊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面對的不是鋼筋水泥,建造的不是高樓大廈,而是一顆顆稚嫩的心。教師手中的工具不是圓規、尺子,不是圖紙、電腦,而是活生生的語言。所以對于教師來說,語言既是工具,又是藝術。
一、嚴于律己,自我完善
如果說課堂是一輛前進的火車車頭,那么,班主任的舌尖便是點火器。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盡量錘煉自己的語言,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曾在一次大型教學比武課上見到這樣的場景:一位教師在教完《圓明園的毀滅》后讓學生自由提問,一個學生質疑,他認為書上所說的八國聯軍入侵年限與場景與他從網上所查有所出入。這位資深的執教者無視學生等待的眼神,不客氣地說:“這沒什么好討論的,肯定書上說了算,網上的東西不可信。”這名學生驚呆了,默默地坐下,接下去的提問不了了之,場面有些冷,原本不錯的一堂課就這樣草草收場了。同樣的課,同樣的問題,在另一個年輕教師那兒卻被處理得非常完善,他說:“是嗎?那課后我得好好查查。嗯,你課前預習得很認真,還會上網查資料,真好!”然后他又將這個問題布置給全班同學一起回去查,看誰查得又快又準。后面聽課者都為他的機智與敬業所折服。可想而知,接下去的自由提問活潑、多樣,為這堂課的成功畫下了點睛之筆。
二、尊重學生,講究方法
學生是人,是有著七情六欲的鮮活的個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收放自如。所以,作為班主任——學生思想的教育者與塑造者,與學生談心更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這項工作也對教育者的語言是否準確,是否具有說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反復法
做小學生的思想工作很難,一個問題有時反復了好幾遍,學生還是記不住,常常再犯,不做到不厭其煩都不行。這時,耐心與愛心尤其重要,千萬別罵學生“老頑固”“朽木難雕”“屢教不改”之類的話。要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應與學生多談心,多鼓勵,在鼓勵中批評他,在批評中教育他。如果談一次話能解決一個小問題,那么在多次的反復談話中就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在反復中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何樂而不為呢?
2.緩沖法
有時遇到問題,不能靠班主任的權威強加于人,而是作適當的讓步,說一些諸如“我能理解你當時的心情”“你會那樣做,也有你的道理”之類的話,讓學生覺得你是一個通情達理的老師,一個能設身處地為他著想的朋友,學生就會尊重你,就會很樂意與你溝通。這一點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來說,尤其重要。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是為了解決問題。我也曾碰到過這樣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故意叫老師的名字,老師批評他,他就在地上打滾,嚎叫,甚至喊“救命”,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有的還跟著起哄,全班亂成了一鍋粥,老師喊了這個逃了那個,最后都氣哭了。班長叫來了班主任,其他人都自動回到座位。班主任心平氣和地拉起還賴在地上的那個同學,拍掉他身上的土說:“沒事,他今天心情不好,有點過火了,大家先繼續上課。”在老師的宿舍,班主任讓他坐下后,又端來一杯水給他喝,然后才問:“你平時都那么聰明,有時課后愛搞個惡作劇什么的逗同學笑,但都沒有違紀,老師也很欣賞你的滑稽。”那個同學有點受寵若驚地抬頭看著班主任:“我……你都知道啊?”班主任半開玩笑半威嚴地說:“哈,我有一雙火眼金睛嘛……但你剛才把這鬧劇帶到課堂,這唱的是哪出呢?”學生低下頭,眼淚就掉下來,憤憤而又委屈地說:“我都六年級了,她老為丁點事不問青紅皂白地當眾呵斥我、損我,我也要讓她嘗嘗丟面子的滋味兒。”原來是不服老師的教育方式,找到根源,事情就好解決了……后來他在這樣的急事緩辦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并當眾認了錯,寫了保證。那個科任老師也為班主任的辦事方式折服,還虛心向他請教呢。
3.委婉法
王希杰在《語言學百題》中指出,為了減少話語的刺激性,緩和說話的語氣,使說話收到較好的效果,不直截了當道出本意,而是委婉曲折地把本意說出,這樣的用語就是委婉語。簡單來說,也可以叫暗示。這種方法有時可以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特別對高年級的、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尤為適用。
除上述之外,還有激勵法和自責法都是作為班主任尊重學生的方法。
三、擁有愛心,樂于奉獻
好的班主任就像孩子的媽媽。孩子的事情繁瑣、細密,班主任要善于哄,善于周轉。一個充滿愛心的班主任,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教學中,才不會陷入職業倦怠中,甚至走入自己工作的瓶頸。在長期的基層教學中,才會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不斷總結提高自己的語言工作能力。
總之,語言思想的直接現實,是班主任傳遞信息,影響感染學生并與之溝通交流的主要手段,一言以興人,一言以喪人,駕馭好語言這門藝術,方可輕松馳騁于教書育人這個舞臺上。
參考文獻:
[1]馬卡連柯.父母必讀[M].耿濟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王希杰.語言學百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01.
[3]時蓉華.社會心理學[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05.
(作者單位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