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師自身定位的問題,我以信息技術教師為例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學校,信息技術教師是領導、老師們眼中的“大忙人”,學校的行政、后勤、教務等工作都有信息技術教師的身影。要想改變這樣的現狀,就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一、自我定位,確立目標
不論信息技術教師的“雜事”有多少,他最主要的職責還是上好每一節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施和執行要靠信息技術教師來完成。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理論和技能、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實施和管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對照這些要求,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進行深刻的自我分析,分析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教育教學水平、科學研究水平等等,根據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制訂合理的目標。
在制訂目標時,既要考慮短期目標,也要有長期目標的規劃。短期目標的制訂可以較為具體,以表格等形式要求自己嚴格執行,在較短的時間內改善個人能力。將一些需要經過多方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確定為長期目標,長期目標的制訂又可以分解成若干個子目標,子目標再由一個個短期目標組成,這樣可以保證目標的實施落到實處。
二、及時反思,調整方向
目標的實施是教師生涯規劃的關鍵環節,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表現定期的進行檢查和反思,調整目標方向,保證目標的實施。
反思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教師不斷進步的有效手段。結合學校開展的“三輪備課”制度,教師可先獨立進行教學設計,再經過教研組集體備課研討,根據其他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結合集體力量和個人智慧,在思維的碰撞中完善教學設計,課后再根據教學實施的情況,發現和總結出現的問題,以教學反思或課后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思考解決的辦法,積累教學的智慧,也為以后的教學科研留下了第一手資料。
三、專家引領,終身學習
在教師成長的過程中,專家的引領是不可或缺的。充分發揮專家的指導和引領作用,結合開展校本培訓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理解和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和能力,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難題和困惑,讓教師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更新很快,不僅體現在教材內容的更新,也體現在學科外延知識的日新月異,這就決定了信息技術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所以,每一位教師都要擺正位置,加強學習,努力實踐,不斷地提升自己,實現學校和自己在發展上的雙贏。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富江鄉學校)